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正在导致社会秩序的打破与再次构筑。在此特殊阶段,旧的社会秩序被逐渐瓦解,新的社会秩序随社会转型尚未真正建立,这个过程必然导致社会重重矛盾被激化并表现出多种范式,群体性事件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社会矛盾不协调,冲突升级的产物,群体性事件交织着社会管理缺位、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管理成员的作风问题带来的各种矛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加剧,由此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群体性事件在数量和规模较以往都有不断上扬之势,已成为党政机关的棘手之事,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公共安全,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安定和谐。作者选择温州市龙湾区群体性事件为例,对国内外群体性事件进行比较借鉴,并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和预警处置机制进行研究。建立健全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警预控,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就是在通过对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不良因子或负面因素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就社会运行接近爆发群体性事件危机的临界值的程度所做出的早期预报,其实质是对社会安全运行的稳定性程度的评判,其作用和目的是识警防患,为超前预控、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是群体性事件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事件的形成因素和基本特征,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与预警处置机制的比较分析,得出构建预警处置机制的经验借鉴;第二章作者选取龙湾区“10.21”群体性事件进行个案考察,通过对该事件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政府预警处置机制运作失灵的情况,探讨事件背后深藏着的历史根源、政治根源、经济根源和文化根源;第三章作者通过对事件全过程的思考,提出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建构与完善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