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进给铣刀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全球化,生产制造企业纷纷追求高效生产,而金属切削加工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必须满足机械制造业的要求,因此提出了高性能切削技术。国外刀具厂商相继也研发和改进了高性能刀具,我国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对可转位面铣刀进行改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高性能刀片、高精度刀片仍亟待发展。随着国内外大进给铣削的应用,对大进给铣削刀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技术要求。本文基于大进给铣削的特点,主要研究刀具主偏角、切削刃形状以及刃口形式对切削模具钢的切削性能影响规律,优化大进给铣削刀具的切削刃形状和主要几何角度,为大进给铣削刀具的进一步优化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首先,基于大进给铣削的减薄切屑原理,制备五种不同主偏角的铣削刀具,利用机械法对其进行力学建模分析,通过回归拟合与最小二乘法求出了不同主偏角条件下的铣刀力学模型,并成功对平均力和瞬时力进行预测。同时对比切削力大小及其分布,并探究了五种不同主偏角刀具的刀具磨损形态和失效形式,发现主偏角为12°的大进给铣削刀具切削性能较好。其次,针对刀具刃形对切削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凸形曲线切削刃铣刀,通过切削试验,对比了平刃铣刀与凸刃铣刀的切削力、刀具寿命和切屑微观形貌,并探究了凸刃刀具的磨损机理。凸刃铣刀能够有效降低Y向和Z向的切削力,从而减小切入切出时刀具前刀面的力冲击,从而使刀具稳定性与寿命得到提高。最后,对大进给铣削刀具的切削刃加工刃口倒棱,制备了五种不同倒棱角铣刀进行对比试验,探究不同刃口倒棱角对大进给铣削刀具的性能影响规律。对比了铣刀的切削力、磨损、寿命、切屑微观形貌,发现刃口倒棱角为20°时铣刀的切削性能最佳。
其他文献
海藻酸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生物质型合成纤维,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各项性能优良的特点,但由于其难以进行染色,限制了该类型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本文针对海藻
碳纳米管由于其规整的一维通道及光滑的内壁,可与聚合物基质掺杂制备气体分离膜,提高气体渗透性和选择性。然而,碳纳米管在杂化膜中易于团聚,容易造成界面缺陷,使得膜分离性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H_2S)气体是极具危害的环境污染物,对工业、环境和人体都有较大危害。针对工业气体中H_2S脱除,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开展了新型绿色离子液体脱硫剂的研发,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其中咪唑类铁基离子液体([Bmim]FeCl_4,Fe-IL)因其属于非水相催化氧化脱除H_2S,能直接氧化H_2S制取硫磺,产生污水少,不易降解,其绿色脱硫本质受到研究者青睐。但纯的Fe-IL脱硫液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转型亟待解决,信贷融资的巨大压力随之而来。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以缓解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冲击,2017年10月,国务院
当前,各企业纷纷采用并购重组手段实现企业的外部创新,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并购重组日益受到各行各界的关注。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越来越多的事实,以及创业板发展越来越迅猛的情况,文章基于并购重组相关理论基础,着手研究影响企业并购重组后创新绩效的因素——企业间差异。本文中企业间差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即地区市场差异、规模差异以及知识程度差异。地区市场差异,随着企业所在的地区经济不同,开放水平不同,市
本论文研究了广西大瑶山地区不同产地的13份红曲米、不同发酵阶段的红曲米及不同发酵阶段的红糟酸(红曲制品)样品,进行了微生物菌种鉴定、发酵过程样挥发性物质检测、红曲霉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区域为基本单位来进行竞争和发展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京津冀发展一体化正是区
自然过程、工业和家庭活动产生的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处理有机废水的手段是当今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和高级氧化法等。其中新型的高级氧化法由于效率高,反应速率快、彻底,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得到广阔的应用。而高级氧化技术关键步骤是寻求高效稳定,环境友好型的催化剂。四氧化三锰(Mn3
柴油机排气颗粒为具有一定孔隙特征的含碳物质,在柴油机排气过程中,能够吸附废气中的水分、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对颗粒的几何尺度、微观形貌以及氧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对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现代企业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在研发投入及其产出方面尤为关注。高管作为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创新产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高管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企业的研发活动的介入方式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异质性企业高管需要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本文将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