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6个优系开花结实及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锥栗(Castanenhenryi Rehd.&Wil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发展锥栗生产对于山区绿色经济增长、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锥栗良种大多从福建、浙江引进,而湖南地区锥栗良种缺乏。因此,为了筛选出具有湖南特色的优质锥栗资源,本文以课题组前期从湖南省的野生锥栗资源中筛选出的 6 个优系:‘HCHJA’、‘LYXJ-6’、‘ZFPL’、‘QCSY’、‘DH’、‘PYS’为试材,以农家主栽品种“油榛”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花果期观测、理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开花、结实及光合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 6个锥栗优系的开花特性。①6个优系的花期约为12-15d,初花期2-3d,盛花期6-7d,末花期5-6d,初花期开始时间均在5月初,‘HCHJA’与‘QCSY,,‘ZFPL,、‘DH’与‘PYS’花期较为一致。②6个优系的枝梢特性如下:结果母枝上的营养枝数量平均为7.82个,营养枝最多的为10.90个(‘ZFPL’),平均雄花枝数量3.88个,雄花枝数量最多的为6个(‘PYS’),平均结果枝数量3.30个,结果枝最多为4.00个(‘LYXJ-6’),结果枝粗度最大的为6.63mm(‘HCHJA’),平均雄花簇数为115个,最大雄花簇数为125.3个(‘LYXJ-6’);每结果枝平均雌花数为17.61个,最大雌花数为20.39个(‘DH’),平均雌雄花比例为1:584.5,最大雌雄花比例可达1:495(‘DH’)。③6个优系的花粉均为纺锤形,表面具有沟壑和纹理。极轴长度的变化范围在17.75μm(‘DH’)到19.34μm(‘LYXJ-6’)之间,沟间距变化范围为16.13μm(‘LYXJ-6’)至17.46μm:(‘DH’);所有6个优系的花粉萌发率均超过20%,雄花枝雄花序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35.71%(PYS),结果枝雄花序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35.65%(‘DH’)。(2)探明了锥栗优系的光合特征。6个优系的光响应曲线趋势一致,ZFPL存在最高的净光合速率(9.11μmol·m-2s-1)、最大的气孔导度(0.11mol·m-2s-1)与最高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238.90μmol·mol-1),LYXJ-6存在最高的净蒸腾速率(2.24mmol·m-2s-1),HCHJA拥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5.52μmol·mol-1)。6个优系的叶片均为楔形,除‘PYS’为黄绿外其他均为绿色,叶面积最大可达77.29mm2(‘ZFPL’),叶片鲜重变化范围在 4.41g(‘LYXJ-6’)至 8.54g(‘ZFPL’)之间,干重变化范围在3.15g(‘DH’)至4.55g(‘ZFPL’)之间。6个优系的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0.93mg/g,最高的叶绿素a含量可达1.35mg/g(‘QCSY’);平均叶绿素b含量为0.29mg/g,最高的叶绿素b含量可达0.42mg/g(‘ZFPL’);平均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27mg/g,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42mg/g(‘QCSY’);叶绿素ab比平均为3.28,最大叶绿素ab比为4.09(‘ZFPL’)。(3)探明了锥栗优系的果实发育和落果动态变化。6个优系果实大多于8月上旬进入急速生长期,坚果单果重变化呈“双S形”曲线,而横纵径、果形指数变化趋势呈“单S形”曲线,测得最大单果重增长为3.48g(‘HCHJA’,8月23日至9月13日),最大横径增长为4.48mm(‘DH’,7月13日至8月3日),最大纵径增长为5.61mm(‘LYXJ-6’,8月23日至9月13日),果形指数变化范围在0.80(‘PYS’)至1.25(‘LYXJ-6’)之间。6个野生锥栗优系成熟期均在10月上中旬,属于晚熟品种,最早成熟的为‘LYXJ-6’,最晚成熟的为‘DH’。6个优系的生理落果动态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落果率总体趋势呈“双峰型”,相对落果率峰值大多出现在开花后30天和90天。(4)6个锥栗优系果实经济性状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6个优系的坚果单果重范围在 2.87g(‘DH’)至 10.17g(‘HCHJA’)之间,含水率在 37.38%(‘QCSY’)至 46.97%(‘DH,)之间,出仁率在 45.80%(‘DH’)至 82.21%(‘QCSY’)之间。6个优系坚果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淀粉变化范围为258.95g/mg(‘LYXJ-6’)至 497.36mg/g(‘PYS’),淀粉直支比在 0.14(‘PYS’)至0.62(‘LYXJ-6’)之间,可溶性糖在 16.11mg/g(‘DH’)至 30.96mg/g(‘PYS’)之间,还原糖在 3.74mg/g(‘LYLXJ-6’、‘DH’)至 4.53mg/g(‘QCSY’)之间,蛋白质在 14.09mg/g(‘HCHJA’)至 15.86mg/g(‘PYS’)之间,氨基酸在 53.53μmol/g(‘ZFPL’)至 91.76μmol/g(‘QCSY’)之间,植物总酚在1.24mg/g(‘ZFPL’)至4.98mg/g之间(‘LYXJ-6’)。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6个锥栗优系与对照组“油榛”的综合评价值排序为:‘HCHJA’>‘QCSY’>“油榛”>‘LYXJ-6’>‘PYS’>‘ZFPL’>‘DH’。‘HCHJA’和‘QCSY’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值高于农家品种“油榛”,适宜作为经济性状优良的锥栗资源在湖南省进行推广种植。排名靠后的优系也各有特色,‘LYXJ-6’抽生结果枝能力最强,‘DH’雌雄花比例最高,‘ZFPL’是光合特征表现最好的优系,均为重要的育种资源。
其他文献
期刊
乡村要振兴,职教先进村。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创新“五位一体、农学结合”的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导师”制,推进“学创一体”,构建“一村多”专业群,开发“六融合”课程体系并研发配套教学资源,解决学员“招得来、育得好、用得上、回得去”的问题,成为湖北省“一村多”人才培养的标准。近五年来,“一村多”计划共为咸宁市905个行政村定向培养1798名大学生,实现了村平2名农民大学生,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以乌托邦为参照,强调关系性与异质性,围绕差异性与不平等性两大向度展现出六重面相。影像媒介剧烈混淆着这两大向度,使异托邦呈现出削减前者、增幅后者的畸形走向,固化主体生命想象。《瞬息全宇宙》中的“多元宇宙”兼具乌托邦与异托邦双重角色且以后者更为本质。作为华裔中年女性,伊芙琳的生命想象也体现出影像媒介统御下异托邦的畸形走向。影片以坎普风格的影像奇观对这种畸形走向进行戏剧性反讽,展现出一种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仿刺参胶原蛋白来源的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方法 以仿刺参胶原蛋白序列为对象,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虚拟酶解,基于生物毒性、致敏性、水溶性及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及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预测,筛选
当下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频繁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正是风险社会的现实写照。如何规避风险、化危为机,降低重大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早已成为有关各方的重要议题。国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法律提出社会动员是一条有效措施。随着媒介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媒介动员在社会动员体系中逐渐由配角转变为主角。距中央提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已3年有余,现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新型媒体单位的聚合优势,使得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天然
把云南当地的多样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创新、有价值的道路,以加强云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特色建设。为此,应该以云南文化教育资源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大学生实际,大力开展红色活动;结合云南实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高云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定量构效关系是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抑菌活性的关系,可为预测新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合成、设计新型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以10种取代-2-苯基异噻唑啉酮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方法,建立活性参数数据库,在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B3LYP计算方法中的6-311G(d, p)基组对10种取代-2-苯基异噻唑啉酮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相应的分子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
目的:探讨集束化延续护理对结直肠癌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造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胃肠外科收治的均行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低位直肠癌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执行电话随访指导,实验组实施集束化延续性护理方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在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第4周、12周评估2组患
组合导航系统是对两种或以上导航系统数据源,运用一定的算法模型综合处理后,综合各子系统优势,获得更高精度和可靠性的综合导航系统。组合导航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导航子系统进行信息的冗余互补与融合利用,是最广为应用的导航方法。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组合,
Cathepsin C(CTSC)基因是影响中国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重症化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其编码的Dipeptidyl peptidase 1(DPP1)蛋白作为潜在的COVID-19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活性好且结构类似的DPP1小分子抑制剂组成训练集,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构建Hi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