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因其径向探测曲线丰富,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储层井周电阻率的分布特征,对储层流体性质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均具有重要意义。但阵列侧向测井受泥浆侵入等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常造成视电阻率曲线失真。其中泥浆侵入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渗流过程,直接影响储层井周介质电阻率的径向变化。在侵入层位,不同侵入时间的阵列侧向测井视电阻率存在明显差异。泥浆侵入严重层段甚至会造成储层流体性质的误判。而现有的泥浆侵入阵列侧向测井正演研究难以反映侵入深度和侵入带电阻率随侵入时间等因素的动态变化,导致反演的地层电阻率与地层真电阻率常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准确评价地层真电阻率,有必要研究动态泥浆侵入条件下阵列侧向测井仪器的正演响应特性。利用两相渗流-对流扩散理论构建了动态泥浆侵入正演地层模型。结合实际研究区块地层孔渗特性,将储层物性分为三类。研究了不同侵入时间、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井柱与地层压力差、泥饼渗透率、储层孔渗特性、原始地层含水饱和度条件下三类物性储层井周介质电阻率的分布特征。利用有限元素法建立了阵列侧向测井正演地层模型,研究了井斜角、井眼尺寸、泥浆电阻率、围岩电阻率、目的层厚、侵入半径、侵入带电阻率对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绘制了阵列侧向测井井眼环境校正图版、层厚/围岩校正图版及静态泥浆侵入校正图版。利用有限元素法构建了动态泥浆侵入阵列侧向测井正演研究模型,实现了两相渗流-对流扩散-电场的三场耦合。研究了不同侵入时间、泥浆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井柱与地层压力差、泥饼渗透率、储层孔渗特性、原始地层含水饱和度对阵列侧向测井不同探测模式视电阻率的影响。定义视电阻率差异系数Δλ,表征视电阻率的变化规律,Δλ越大,视电阻率失真越严重。随着侵入时间的增加,不同探测模式视电阻率逐渐降低,视电阻率为明显的正幅度差,视电阻率校正系数逐渐减小,Δλ逐渐增大。相同侵入时间,Ⅱ类储层视电阻率失真最为严重,Ⅲ类储层次之,Ⅰ类储层最小。三类储层五种探测模式的视电阻率随着侵入压力差的增加逐渐降低,Δλ逐渐增大。不同泥饼渗透率条件下,Ⅰ类储层Δλ变化范围最大,R5探测模式视电阻率受侵入影响最为严重。对于同类物性储层,阵列侧向测井视电阻率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降低。原始地层含水饱和度40%-65%范围内,三类物性储层的阵列侧向测井视电阻率和Δλ均随着原始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降低。最后本文结合研究区实际资料分析验证了具体层段泥浆侵入对阵列侧向测井储层流体定性识别和定量计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