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反碰撞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cursor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逐步走向成熟的新型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通信的方式采集和交换信息,具有非接触,多目标同时识别,信息储存量大等优点。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生产,军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射频识别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用途。在介绍了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特点、通信协议等基础性知识后,着重研究了射频识别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系统的反碰撞算法,并分析了现有的多个主要国际协议采用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超高频UHF波段的RFID标准ISO18000-6和EPCglobal Class1 Gen2协议及其实现的办法,着重研究了反碰撞算法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和相关研究,深入了解算法的特性,并通过仿真实现了模拟了协议的部分性能。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同事和嵌入式开发小组成员共同开发了符合EPC Gen2协议标准的915MHz读写器,独立研究和编写了读写器中的协议解析部分代码,并重点对反碰撞部分进行了优化和测试,设计中使用了WJ公司的WJM3000射频控制模块,配合Samsung ARM744B0和Realteak8019网络芯片,设计了生产线RFID读写器,样机在海尔公司的特种冰箱生产线上进行了试验,证明其能够实现EPC Gen2协议的基本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涌现,通信领域显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宽带移动化的趋势,即传统宽带固定接入用户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家庭和办公室等固定环境使用宽带业务,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以Android和Ios为主流的智能手机,扩充现有智能手机的外设接口以使其能够方便和外部传感器进行通信,这将会在移动支付、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