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畲族是我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是这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据2010年人口统计,全国畲族人口708651人,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散居民族,分布在闽、浙、赣、粤等八个省区。人口未过百万、分布却横跨八个省区畲族,在历经千年后仍然保留着民族的朴实与善良的特质,家风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个畲族人来说,道德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土生土长的家族,尤其是在社会农业经济落后的畲族,与外界的交往少,家风的传承为家族道德的建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源,美德的塑造主要是这一家族的家风所为之的。畲族先辈将社会经验和道德情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后人,借用代际之间的联系实现思想与基因的传递,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深远浩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对整个家族成员的道德善的培养,管理家庭事务和调节家族矛盾,以满足家族能够持续兴旺发达的需要。本文以畲族家风传承为主要的逻辑脉络为基础,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要由三个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畲族家风的内容和功能。畲族是一个典型的游耕民族,其家风传承内容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为游耕时期的相对抱负,二为家族繁盛后的绝对义务。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表现出了:以个人角色为基础,“孝悌”为根本,“女权颇重”为特点,为人为善、团结一致,弥漫中浓郁的巫风色彩等家风特色。家善是其他一切善的源头和基本内容,家风的培养和传承是家族成员道德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家族实现兴旺发达的必要保证。第二部分,畲族家风的传承。畲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汉朝,直到宋代,畲族渐渐地与瑶族和苗族分离开,畲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才出现。在此漫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家族的迁徙,最终形成了有民族辨识度的家风伦理文化和家风传承方式。在祠堂、畲歌、祭祀、村落文化、民居设计等各种家风传承的载体中,谱牒作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最重要的传承载体,将先祖所浓缩的家风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辅以“教”“学”“化”的传承方式,实现畲族民族家风的传承与积淀。第三部分,畲族优良家风传承的现实意义。畲族家风延绵至今,其间不乏优良的家风,畲族家风传承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在良好的家风中实现个人的成长教育;第二,在畲族的道德生活化过程中,畲族家风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第三,在民族交融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