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赣语,指分布于湖南境内18个县(市)的带有强烈赣语特征的方言;是湖南省内除湘语之外,与西南官话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大方言之一。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江西移民进入湖南境内,江西移民的语言发展成了今天的湖南赣语;与此同时,江西移民的语言也对湘语带来不小的冲击。历经数百年的融合演变,如今的湖南赣语,既保存了江西赣语的许多重要特征,又表现出不少差异;与湘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得湖南赣语带上一定的湘语特征。湖南赣语发展至今,自身呈现出何种特点,与源头的江西赣语还有多少共同点,与湘语又有多少相通之处,这些都是研究湖南赣语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湖南赣语18个县(市)里选取了 19个方言点,以这些点的方言词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及比较分析,旨在揭示湖南赣语词汇的面貌特征。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湖南赣语地区的人文历史、沿革概况以及湖南赣语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湖南赣语内部词汇的计量统计与对比分析",总结了湖南赣语词汇的1248条方言词,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赣语19个方言点共用方言词的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点共用词数量的双向比较,将湖南赣语内部大致分为"华容、岳阳市、岳阳县"、"临湘、岳阳柏祥"、"浏阳、醴陵"、"炎陵、常宁、耒阳、永兴"、"洞口、隆回"等5个小片;剩下的几个点中,根据共用词数量单向比较的情况,平江可附于"浏阳、醴陵"小片,攸县、茶陵、安仁、资兴可附于"炎陵、常宁、耒阳、永兴"小片,其中资兴与永兴在共同词上关系较亲密,绥宁附于"洞口、隆回"小片。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第四章"湖南赣语词汇的构词法与造词法(上、下)",从词汇本体角度对湖南赣语词汇的构词法与造词法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湖南赣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及相关特点。第五章"湖南赣语词汇的内、外片联系词",先将湖南赣语与区外大方言的共用词进行了统计,提炼出了31个多方言共用词,并部分分析了各大方言在词语使用上的差异;继而对湖南赣语区域内各点共用词的情况作了统计,得出了 7条全片共用词,85条分属于四个小分片的分片方言词;最后还根据每个方言点具有多点共用方言词的数量,分别进行统计,以观察各点在湖南赣语区内部的词汇差异。第六章"湖南赣语’一带’和’一珠’地区的词汇比较",是针对湖南赣语区内地理分布上不相连的两个部分,即湘东的"一带"与湘西南的"一珠"两个部分,而进行的词汇比较研究。由于地理的隔阂,两个地区在词汇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基于两个地区词汇的异同点,重点考察了 "一珠"地区的"殊异"词语及其用法,并与周边相关的湘语点作共用词比较。第七章"湖南赣语词汇与江西赣语、湘语的关系对比",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江西赣语特征词"、"湘语特色词"的比较,采取共同词的数量统计办法,对湖南赣语与江西赣语、湘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湖南赣语在词汇上保留了较多赣语特征,但也呈现出不少湘语的特色,且湘语在词汇上对湖南赣语的影响逐步加深。第八章"湖南赣语词汇、词义的对称与不对称",从"对称性"的角度,探讨了湖南赣语人称词、名物词里,存在的"性别、大小、内外、上下"等多种二元、三元对立、对称现象,以及因对称项缺失而造成的不对称现象。第九章"湖南赣语的民居词汇",以湖南赣语区较为典型的民居结构"四封三间"为中心,讨论了湖南赣语的民居建筑词汇,并论及了词汇里所反映的农村社会组织、家庭观念、民风民俗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