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理性思维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学问。化学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化学实验本身的探究性和方法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化学学科中所蕴含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化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仪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由此可见,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技能是化学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实现化学素质教育、化学创新教育的良好措施与手段。“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是化学专业学生进入三年级对其进行教师职业培养所设置的课程,属于化学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中的一门必修课。以实验者已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智力技能、操作技能)为基础,着重训练和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基础能力。然而,班级授课制下,该门课程的实施现状是: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有限的窘境,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本文通过以下三部分五章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即第1章。通过国内外期刊文献、硕博士学位论文、专著、教材以及国家政策文件等的梳理,详细分析并整理出表现性评价和“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的背景与研究现状,以此说明在该门课程中引入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即第2~4章。第2章通过探寻表现性评价理念的理论基础及表现性评价的概念、特征、结构要素及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制作与实施流程等,说明设计并制定基于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可行性。第3章通过厘清职前化学教师应该掌握的“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要素,并借助PTA量表法、专家咨询法等,设计出以“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学习者身心特点等为基础,针对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的表现性评价量表:即①课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预习核查表”;②课中“模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等级量表”;③课后“计算机版实验报告评价量表”。本章节不仅给出了示范样例,还解释了量表内容的设置因由,介绍了量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第4章将设计的表现性评价量表在该门课程规定的六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实践应用,使用过程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非正式访谈的形式向量表使用者(即2012级化学专业的免费师范生)了解使用量表后的感受,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量表设计、提升评价质量提供资料。第三部分是结语,即第5章。通过对设计的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内容及使用效果的反馈和反思,发现:①本研究设计的三个表现性评价量表能够很好地与《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课程相结合;②三个量表能够很好地促进和引导师范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的训练;③量表中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技能训练的各个要素,但有些教育教学方法、计算机运用等技能要求相对较高,职前化学教师掌握起来还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