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殊句式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但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因其自身的枯燥性和语文教育界淡化语法教学现象的存在,一直是文言文教学甚至是文言语法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传授这部分知识,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鉴于特殊句式教学难题,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了解特殊句式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书中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笔者在统计的基础上总结了他们各自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实习学校三个年级的360名学生进行了特殊句式的检测和调查问卷的测试,搜集了学生对于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特殊句式的学习中有如下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讲授语法的方式僵化;语法知识的衔接性较差;欠缺课文教学的重组;学习特殊句式缺乏主动性;不能系统掌握特殊句式。在具体困难方面,学生容易混淆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没有充分掌握“以”的意义及用法;容易混淆“是”的意义及用法;对“此”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认识不清;无法准确辨别无标志的被动句;对于省略句中省略宾语、介词和谓语的句子学生尚不能清楚辨别。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三种解决策略:一、重视特殊句式知识的系统性。首先教师应当归纳整理特殊句式,并且要不断巩固和强化特殊句式知识体系,其次综合运用课内外文言文资源。最后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兼顾非侧重点特殊句式的教学。二、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与其他文言句式、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比较辨析,还可以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带领学生总结特殊句式规律,加强课内外的练习。三、小学、初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要衔接到位。依据笔者提出的特殊句式教学策略,笔者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建构主义和迁移理论,最大限度的遵循学生主体地位原则,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加大特殊句式的系统讲解,以期更好的帮助教师提高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认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中,缺乏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活动,比如可以设置表演课本剧、小组竞赛等活动。笔者依据建构主义和知识迁移理论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在实践之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恰当的采取课内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足之处是教材中初中、小学的文言语法知识衔接性不强;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课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