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在党政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社情民意在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决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党政决策过程中构建一个能够更加系统地、有组织地收集研判和甄别处理社情民意信息,并且能够将社情民意信息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导入和应用于决策的工作机制的问题,进行一些应用性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从当前党政决策中社情民意信息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党政决策信息的渠道以及基本运作概况,分析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分析社情民意信息对党政决策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重点分析当前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和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当前党政决策信息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及产生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原因。   最后,围绕社情民意的应用机制的构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措施。重点包括:从加强意识层面的建设,分析当前一些决策部门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传统的落后集权决策观念、民意问题上的形式主义以及网络时代决策者知识素质能力落后的问题;从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提出了建立完善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的社情民意评估制度、完善决策听证制度、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民意信息的责职要求、以及坚持各级决策领导下访调研等五个方面的制度要求;从加强组织层面的建设,提出了完善机构建设、延伸信息覆盖面、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民意专业机构和专家支撑体系、加强工作保障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从加强渠道层面的建设,提出了完善“民意直通渠道”、完善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加强对媒体的舆情监控和收集、强化媒体“民意内参”社会责任、重视与民意领袖的沟通联系、发挥基层政权组织报告社情民意的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民意汇集的渠道;从加强导入层面的建设,提出了民意导入决策的七个方面原则、加强民意信息甄别研判的要求、完善民意导入决策的程序保障、以及将民意纳入决策形成常态的工作目标。  
其他文献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公众生活稳定的重要问题。当前,中国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机遇
国有企业集团下辖众多的分子公司和项目部,如何加强投资后的监控管理,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重中之重.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向下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