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承等编《教育通论》与郑金洲著《教育通论》比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对教育科学的“自我认知”,加强教育学反思性建设,对《教育通论》的研究是教育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学史问题之一。孟宪承等编《教育通论》和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分别作为民国和当代两本较为经典的教育学类著作,同时也是较为经典教育学类教材。从前著到后著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两书既反映了两个作者的思想,同时亦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教育学思想碰撞,又必然伴随以时代为纵轴的发展,以同一性为标尺的传承,以调整为标杆的扬弃。在比较中既做到宏观描述,亦兼及微观探讨,以求为我国“教育通论”教材的发展,“教育通论”学科构建,与教育学反思性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全文除“绪论”共三章,各章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通过两《教育通论》基本内容比较,涵盖框架结构、基本概念、基本主题三个方面。既注重两书内容,也注重两书形式;既注重作者思维独特性的反映,也注重作者不同时代和学术背景的结果;既注重“求同”也注重“求异”。第二章,两《教育通论》演进趋势,涵盖思想背景、中国化程度、理论建构三个方面。第三章,“教育通论”未来努力方向,从两个努力方向入手。第一个方面,“教育通论”教材建设未来努力方向,涵盖教材结构合理化、教材内容整合化、教材风格多样化、教材配套系列化四个方面。教材结构注重“理性主义”与“工作主义”的选择;教材内容注重内容体系的纳人与吸收;教材风格注重形式多样可能性;教材配套注重课程标准的制定。第二个方面,“教育通论”学科建设未来努力方向包含注重学科立场反思性、加强学科独立性、立足自身实际性。学科立场关系教育通论独立性;学科独立性关系教育通论价值性问题;学科实际关系教育通论学科自立性。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是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教学型大学工科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和价值观念教育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更多的是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用无限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资源和课件建设也在逐步加强,网络教学系统更是层出不穷。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是在远程教育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
资深传媒人经过长时间的新闻采访及编辑工作,达致管理新闻报道管理阶层及拥有社会经验、分析社会事件能力、铺排思考问题方法及文字表达技巧,都是一种经过工作历练所累积独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程则是落实教育思想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如何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课程,关系到能否保质保量地培养符
疫情之下,各行业多多少少都受挫,这是一个现实.rn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相信几乎每个投资者都知道这句话.更要注意到,股市上涨无疑给企业融资带来很大的便利,市场活跃使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