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变革,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异形柱的柱肢宽度一般与墙厚相等,使用时较常规截面柱的框架结构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简洁美观的优势,因此结合二者优势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节点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施工技术并不完善,例如异形柱节点连接处直径大、分布密集的钢筋和套筒,连接复杂且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完成了两组不同结构形式的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错位钢筋弯折后进行套筒灌浆的连接方式仍能够起到有效传力的作用;异形边柱节点两个受力方向的承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相差较大,主要是两个方向上的刚度不对称导致的;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均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说明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二、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和分析钢筋应变,边柱节点试件均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中柱节点破坏形式为核心区剪切破坏,主要是柱腹板刚度不足且受力复杂所致。三、对异形柱节点的受力模型和机理进行探讨,将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值作比较,验证了装配式异形柱节点受力机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四、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点施工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管理要点:对预制柱和后浇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结合规范做了详细介绍,结合试验结果给出实用建议;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力提高复杂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针对装配式建筑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其他文献
As污染已遍布全球,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极大危害。鉴于As污染急性毒性和致癌性的特点,现已将其视为全球性威胁。有效去除水中的As已成为水处理中的热点话题。吸附法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许多外商也在华投资设厂。作为商业活动中的常用文本,英文商务协议为缔约双方的合作搭建了桥梁,其汉译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尽管国内很多人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但在汉译过程中,仍然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需要人们从新的视角分析和解决此类问
太阳活动是驱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驱动因素之一。中高层大气中,平流层中存在的臭氧层受太阳紫外波段(UV)辐射和中间层沉降NOx成分波动的影响,改变平流层的热结构,导致平流层的经向温度梯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平流层-对流层系统之间的波活动和环流结构,最终将这种变化传到对流层,影响地表气候,而这一过程在冬季最为显著。现代全球地表气温急剧上升以来,北半球气候中11年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信号发生何种变化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洪水灾害频发,治理洪涝、防洪减灾历来被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事项。由于我国中小河流存在着防洪标准低、行洪能力差、堤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汛期时经常出现河道洪水泛滥,往往会对沿岸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造成严重的淹没损失。通过对流域洪水风险开展系统研究,可以使决策者对研究区域洪水灾害的时空变化和风险程度有全面的
电机作为生产生活设备主要的动力设备,电机运行状态是否健康对生产设备正常工作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及时发现故障点、确定故障原因,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能够减少电机损坏,降
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作为主要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能源消费模式亟待改变,大规模清洁能源作为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接入电网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但由于清洁
拦砂坝是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针对沟道内修建拦砂坝后,多阵次泥石流累积性淤积作用对沟道形态的影响尚不明确;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泥石流拦砂坝存在溃决的风险
拓扑绝缘体(Topological insulator,TI)和传统意义上的金属和绝缘体不同,内部结构是有带隙的绝缘态,表面是无间隙的金属态,受时间反演对称保护。拓扑绝缘体本身的能带结构和拓扑保护决定了体系不受晶体的缺陷、非磁性杂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电子可以无散耗地运输。其中Bi_2Se_3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三维(3D)强拓扑绝缘体,化学计量比可控,易合成纯的化学相,化学成分毒性不强,体能带的Fe
古洪水研究包括古洪水序列的重建和古洪水的强度重建,它对防洪减灾和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高分辨率河湖相沉积序列,以210Pb&137Cs放射性同位素测试、SCP和AMS-14C测试建立剖面年代框架,以激光粒度测试了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并辨识了粒度指标对洪水的响应,选用砂含量和平均粒径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各剖面记录的洪水事件进行重建。通过滤波和
潮流能是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量密度大、可预测性好、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特点。垂直轴潮流水轮机是获取潮流能的一种重要机械装置,为了获得更高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