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一个造型独特、构造复杂的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采用目前主流的结构设计软件Midas系列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参考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重点对有限元分析模型实施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该类型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构是否存在结构设计的薄弱点和重点,最终总结该类结构的共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设计建议。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结论:1、主要工作:(1)首先,建立Midas/gen有限元模型,分析该结构在各种静力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效应和变形,参考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探讨该类型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需重视和可优化的地方。(2)其次,研究结构在小震弹性状态下的受力和变形,分析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现行规范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限值要求,是否存在受力和变形的薄弱部位。(3)最后,参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采用Pushover抗震分析方法,模拟结构在7度区遭遇罕遇地震时的地震响应。2、主要研究结论:(1)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在结构自重上,屋盖体系框架占结构整体框架的比例较大,竖向质量分布较为不均匀,呈现“头重脚轻”的特点。通过笔者对结构的简单层定义,发现层刚度并不集中于底层规则的框架,而是在屋盖体系中存在短柱的层中,其他层的刚度随之递减,屋盖整体的抗侧刚度较强。(2)由于建筑的仿古设计,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屋盖系统中存在较多的短柱甚至极短柱会对结构抗震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参考相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调节柱子剪跨比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构造上的适用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3)多遇地震情况下,结构内力最大值主要出现在首层的梁、柱及节点内,部分出现在二层的短柱构件内,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7611,远小于规范限值1/550,表明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屋盖结构抗侧刚度良好,具有足够的延性储备,能满足多遇地震下的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4)罕遇地震情况下,结构在四种荷载工况作用下首层层间位移角均已接近规范限值,说明首层为薄弱层。首层和二层中的柱构件出现一些倒塌铰(E铰),此时这些构件已经丧失承载能力,接近或已经倒塌。说明结构可能无法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抗震设计薄弱层通常出现在首层或一、二层。总体而言,本案例的硬山顶式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具有同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的优良的抗震性能,虽然结构存在一定的薄弱部位,但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完全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设防要求(设防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已经过模拟满足要求,未在本文阐述),同时在面对7度及以上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结构的首层和存在短柱的薄弱层不排除会发生构件严重甚至结构倒塌的可能。本文建议:如非必要,该类型结构,特别是多重复合屋盖和大坡度硬山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避免建造在一些地震频发且震级较强的地区,否则发生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C18键合磁珠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检测蜂王浆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方法。[方法]MCX固相萃取小柱联合C18磁珠对蜂王浆进行前处理,用HPLC-串联质谱仪对净化后样
目的克隆和分析淋病奈瑟菌孔蛋白(porinⅠB,PⅠB)的基因序列并表达相应的蛋白质,为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基础.方法 PCR扩增出孔蛋白PⅠB DNA
<正>目的:回顾性分析及总结腮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 lymphoma)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舍格伦综合征的联系;
会议
目前,多数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处于独立运行、未联网监控的状态,这不利于火灾防控。针对建筑物内各消防设施属性、数据接口、运行场景、监控要求的多样性,该文设计多接口协议的信息传输设备,基于4G通讯和NB-IoT通讯的消防物联网网关,使用CAN、RS485、RS232、LoRa、以太网、4G、NB-IoT等物联网通讯方式,完成对建筑物内各类消防设施的监控。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机房的运行稳定已成为电力通信设备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实现对机房动力与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统一管理,对保证机房通信机房设备稳定、可靠运行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该文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一套可视化数据系统并展示系统界面。该系统的调试和运行表明了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集中管理,对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施工管理,然而,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上还存在着
通过考虑建筑热储存的特性,可根据不同的价格对中央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进行需求响应调节,模拟考虑移动人流量的不确定性对楼宇需求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楼宇内所有系统
针对当前扩大化和复杂化的三维规划建模,传统的数据由于不能共享,在本地建模规划应用中已经不能满足多人协同规划开发流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协同三维模型构建方案用以解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