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之一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跨入新千年后,中国的电视荧屏也开始出现了真人秀节目形式。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真人秀节目的诞生期,其表现是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第二时期为真人秀节目的兴盛期,其表现是“泛真人秀”时代的出现;第三时期为真人秀节目的尴尬期,其表现是风光不再。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迅速从喧嚣膨胀走向萧条萎缩,主要原因是:相互克隆,节目雷同;人为干预,真实贬值;过度炒作,生态失衡;模仿西方,“水土不服”。 鉴于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先天的”具有娱乐性,鉴于电视的基本受众--大众--具有合理的娱乐需求,因此,电视真人秀节目必然要以娱乐为本位。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这种娱乐属性不仅能充分发挥“眼球效应”,使受众享受视觉的奇观,也不仅能使参与者与受众不同程度地实现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心理与身份认同心理,而且,节目的播出与受众的互动还会产生一种“全民狂欢”的准集合行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固然以娱乐为其本位,但它的功能并不止于娱乐,它还具有文化的建构功能。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自娱自乐》为例,这档节目就不仅满足了农民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填补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文化鸿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由于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各项娱乐活动中异军突起,它逐渐被某些媒体和电视从业者视为能最大限度追求“经济效益”的新宠。于是,它的良性娱乐性质被异化,情节严重者甚至沦落成为一种影响社会正常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的非良性活动。其基本表现是:大众娱乐过程中的“民主”精神被虚化,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过程中躁动着“资本”的幽灵,节目的文化内涵陷入了娱乐伦理的困境之中。 当代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出现上述症候,决不是“真人秀”节目本身的过错。无论如何,“真人秀”只是一种娱乐节目形式,其本身是无所谓“对”或“错”的。真J下的“错”是节目制作者在“金钱”魔杖的驱使下对“真人秀”这一节目形式的滥用。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使真人秀节目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具体言之,我们必须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强化真人秀节目的中国符号,必须培养真人秀节目制作媒体的“文化自觉”,必须加强对真人秀节目制作的监管,必须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我们相信,通过上述环节的努力,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定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其他文献
汉语外来词问题一直是词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第一章总结了前人在不同的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学界长期未能达成共识的基本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从自身研究的需要出
学位
本文对“予取”事件认知机制及其句式进行了分析。双宾句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结构,本文主要从人类的认知角度对予取义双宾句的结构加以分析。从人类认知外部事物的思维过程来看,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教学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语法大纲”中的时空介词为研究对象,描写了时空介词和时空介词结构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语用意义。针对在
扎拉嘎胡的小说创作以独具草原气息的审美风范、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蒙古民族丰富而精彩的生活和豪迈宽厚、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挖掘并构建了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词话作为中国古代诗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宋以来,先辈们不但为我们留下了数万首词作,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近千万字的词话资料。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词论资料,也是这一笔宝贵的文化
《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历来是学术界所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大多数红学家都把《红楼梦》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古典文学巨著,但也有一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