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我国农村已比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农村家庭结构正日益趋向空心化和小型化,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难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短缺与不断高涨的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同时农村养老也面临着城乡养老统筹一体、促进市场与社会在养老服务中发挥作用、推动社会更加公平与公正等具体要求。本文从系统理论、福利多元供给理论、普惠性福利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等方面对阐述分析,认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应当集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构,来切实保障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风险。本文以位于无锡市农村地区的HS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HS区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采用与较为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内容、社区养老为辅助支持、机构养老有效补充的农村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本文既分析了其成功探索的积极意义,也分析其在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多元化供给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监管及评价不完善的问题,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从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老人养老本土情节、城乡不同群体养老需求多元化、城镇化加速对养老设施布局影响、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政策、优化社会化服务各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与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有共通之处的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熟经验,对国内上海、杭州、南京及苏州、宁波等发达地区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具体梳理和比较。本文最后围绕基础保障、机构整合、服务拓展、社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立足农村、城乡一体的HS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注重理念与需求转变,使农村养老社会化服务更有针对性;从政府组织供给角度,增强养老服务基础保障;从机构养老多元化角度,提高机构养老承接能力;从居家养老内容角度,使养老服务内容更加精准人性化;从社会参与角度,引导凝聚合力,共同激活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