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肩袖重建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一种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肩袖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1年9月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3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介于67~78岁之间,平均(71.1)岁。34例均为四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移位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脱位,9例关节面凹陷骨折面积超过40%,术前肩关节Neer评分为(22.3±4.8)分。34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时均使用胸骨针修复肩袖,手术时没有过分剥离骨折块与肩袖组织,保留肩袖组织与骨块相连,将胸骨针沿着肩袖大小结节表面肌腱-骨结合部环形缝合备用,可用多根,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髓腔,置入髓腔塞,并用骨水泥固定,假体置入后,将肱骨大、小结节及碎骨块解剖复位,收紧胸骨针,大小结节及肩袖附着的碎骨块均原位贴在人工肱骨头下方。术中应尽可能将残余的肩袖和肌肉组织损伤进行缝合修复,并要注意缝合后的动力平衡。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8±6.6)月。结果:①疼痛:5例轻度疼痛,27例完全不疼,1例肱骨假体留置过长致肩关节上举运动痛、静止不痛,1例肩关节运动受限、疼痛。②运动范围:3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外展45°~140°,平均(106.3°±24.8°);外旋5°~30°,平均(21.4°±7.6°);内旋5°~50°,平均(31.3°±10.9°)。③功能:34例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如梳头、穿衣、摸背等)④X线表现: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1例大结节高于人工肱骨头假体。采用Neer标准对人工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本组患者中24例为优,8例为良,2例为可。无关节脱位、半脱位等关节不稳情况。无一例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及假体松动。术后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为(88.9±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63,P<0.05)。结论随着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技术的成熟及临床广泛应用,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也会越来越多,对于此类患者,术中肩袖止点的重建必须尽可能接近解剖复位,牢固地重建大、小结节是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使用胸骨针进行肩袖修复及大小结节固定能使肩袖和大小结节接近解剖位置,并且比常规的涤纶线强度高,固定牢靠,能满足术后康复训练的需要,对术后肩关节的稳定及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TGF-β1低表达转基因(TG)小鼠,探讨TGF-β1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对免疫因子的调节。[方法]用基因操纵的方法构建转基因(TG)小鼠TGF-β1基因敲减模型,多聚酶
关于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涉及到野生动物是否为民法中之物,进而能否由民法物权来调整,中外学者观点不一。随着德国民法典第90a条的修改,争议更甚。在我国物权法草案审议
周围神经损伤较为常见,各种外伤(如压迫、牵伸、撕裂、切断)以及其他因素(如局部缺血、肿瘤)都会造成神经系统部分或全部损伤,从而导致功能丧失和其他神经性疾病。尽管周围神经
目的:有关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去或留”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研究表明脾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产生及发展有促进作用,而脾切除有利于减缓肝硬化,促进肝再生,肝硬化似乎宜选择
目前肌松药主要按实际体重计算其应用剂量,临床中按此方法给药个体间药效学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等不同的患者,其药效学差别更为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在器官移植领域,虽然目前移植技术已基本攻克,但是排斥反应仍然是移植医生和病人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移植物长期存活的最大障碍。器官移植受者在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32例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钝性伤22例、锐性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
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治理的理想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念和方法,政府法治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并已演变成当今西方各国实施政府再造、进行政府变革、落实政府责任以及改
目的:初步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远期非手术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1):回顾研究2005年01月~2009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行椎体后凸成
旅游形象的传播问题在“眼球经济”时代对旅游业的发展显得越为的重要,针对旅游形象传播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旅游形象的传播整合策略,即形象定位策略、口碑传播策略、节事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