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这是重庆城市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伴随近代化进程,重庆历史上第一家近代报刊《渝报》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现代性的产物,《渝报》的产生与开埠的城市背景密切相连,又通过自身的传播推进着城市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以现代性为勾连,报刊与城市产生着紧密的互动。研究发现,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庆城市诞孕并烙印《渝报》。城市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重庆近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兴旺,新式教育的推广,交通运输的飞速进步等等,都为《渝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说,《渝报》是一份具有维新思想的刊物,是知识分子利用报纸优势进行新闻传播和参与舆论引导的成功案例,具有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基本倾向。超越文本,研究观察到《渝报》与近代城市的多重互动,这包括:引入新名词、塑造城市话语;提倡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呼吁维新、为四川变法呐喊;揭露丑恶行径、形成命运共同体;重视教育、发展科技;鼓励开采矿藏;发展军事、重视西南边防;宣传富强民主文明法制以及民间资本的渗透。这些互动,推进着重庆的近代化进程。可以说,《渝报》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在重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政治、经济、思想、城市交往、公共空间等方面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力。反过来看,尚处于开埠初期的重庆城市,由于种种因素,城市的发展遭受制约。这也可以看到,城市与报刊互动关系的复杂一面。经由个案,本文认为:城市与传播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城市发展进程,不难看出以传播学为中心去进行城市研究的角度,是一种创新,必将促进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报刊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很明显是互动、共生且不可分割的。报纸是城市发展的关注者,透过报纸可以窥探出当时城市发展的种种,城市对报纸的影响也同样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而不只局限于作为背景的角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