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来源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鉴于不同养老保险的主体、缴费环节都存在明显区别,文中所讨论的社会养老保险欺诈与反欺诈都针对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的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也在增长,许多问题接踵而至,社会养老保险欺诈正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面临威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未来堪忧。本文从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基本理论出发,评析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现状及不足,结合国外养老保反险欺诈行为法律应对,提出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社会养老保险欺诈的概念、欺诈的主体、欺诈的原因、欺诈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定义;其次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是保障养老基金安全、实现社会保险权、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再次提出在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现状及不足。首先从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立法和公众的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法律意识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的现状;其次指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时间短,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还存在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完备、司法救济不足和权力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制度的建议。在汲取国外养老保险反欺诈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立法、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执法、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司法救济以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权力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反欺诈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