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苯类化合物(CBs)和硝基苯由于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而普遍存在于大气、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环境中,对生物体健康可能造成持久危害,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之一。因此研究CBs与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胚胎毒性效应和导致其基因组DNA的损伤对维护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对珠江入海口水体和鱼体中CBs进行污染调查分布,取得其重要的污染背景值,其次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RAPD随机扩增技术,初步探讨了1,2,4-三氯苯(1,2,4-TCB)、六氯苯(HCB)和硝基苯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及其分子遗传毒性,实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珠江入海口水体和鱼体中CBs的污染调查分布,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水中CBs的平均值为463.69ng/L;鱼体内CBs平均值为2347.0ng/g,不同水体中CBs含量差别较大,CBs在水体和鱼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向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转移、富集放大的作用。
(2)通过对1,2,4-TCB、硝基苯和HCB三种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发现,1,2,4-TCB、硝基苯和HCB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不同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主要毒性有所不同,斑马鱼胚胎对不同化合物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也不相同。
(3)按1,2,4-TCB和硝基苯浓度1:1联合处理斑马鱼胚胎,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中,1,2,4-TCB和硝基苯对胚胎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经分析发现1,2,4-TCB和硝基苯联合作用对胚胎的非致死性效应比致死效应协同作用较强,尤其对斑马鱼胚胎在24h的主动运动,其联合效应相加指数AI=0.54,化合物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
(4)通过RAPD随机扩增基因组DNA技术,结果表明:1,2,4-TCB、硝基苯、HCB以及1,2,4-TCB和硝基苯联合作用均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基因组DNA的损伤,会引起RAPD扩增图谱的改变。各化合物对胚胎基因组DNA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CB>硝基苯>1,2,4-T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