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信任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求使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推动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塑造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秩序。从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伊始,学术界就开始了对农村低保制度全面的研究,不仅深入的探讨了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中反映出的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多落脚于农村低保制度本身,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制度效果及制度评估方面的研究,从农村居民的立场考察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而制度的目标群体即农村居民对制度过程的认知评价是进行制度评估和修正的基本依据。在农村低保制度广泛实施的背景下,适时进行合理制度评估,了解实施情况、效果及反映出的问题并据此不断进行修正完善,是农村低保制度持续健康运行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认知态度,在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居民对制度的信任态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任理论作为依据,结合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的问卷调研和访谈,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信任态度和影响农村居民信任态度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整体信任程度偏低。首先,对作为制度制定主体的中央政府的制度价值取向的信任程度较高,但对其制度控制力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其次,对作为执行主体的乡村干部的信任程度远远低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最后,对制度规则体系本身的公正性信任程度最高,有效性次之,可预期性最低。农村居民的上述信任态度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首先,农村居民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和对制度的了解程度方面的差异对其信任态度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女性居民,男性居民具有更为明确的信任态度,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评价越高,对农村低保制度的信任程度越高,对制度越了解,信任程度越高;其次,关系信任传统的负面效应制约了农村居民制度信任理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信任态度具有消极影响;再次,制度规则与执行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状况使得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信任程度受到了负面影响;最后,制度环境方面,农村居民的信任态度受到新农保、新农合制度以及税费体制改革和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各项农村制度的积极价值理念增强了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中中央政府价值理念的信任程度,而制度执行中的不良表现使得农村居民对中央政府制度控制力和基层乡村干部的信任程度较低。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加强制度宣传,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知农村低保制度,提升农村居民公民素质,培育现代信任理念,塑造良好制度环境,完善制度设计,健全制度的配套辅助体系等建议来提升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制度的信任程度。   尽管本文将信任理论应用与农村低保制度研究中,作为制度评估和完善的创新性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地域性差异较大,研究结论的推广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调查问卷指标的操作化还有待完善。
其他文献
成果导向教育中提到的“以学生为中心”,与人本主义心理家卡尔·罗杰斯所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之间在教学实践上有明显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是高职院校教学服务的对象,注重对这一对象群体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研究,能及
期刊
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为个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也是国家整体发展不能缺少的部分。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完善使得志愿组织的规模扩大以及服务成效显著提升,成为注入社会发展的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志愿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服务实施者,着力于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不仅有效降低了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成本,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完成质量。基于这些前提,本文通过对石家庄
学位
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为例,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展开主题为“汽修专业双元制与新型师徒融合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受访院校汽修专
初中在整个教育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它是小学教育知识的巩固和提升阶段,并且是为高中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相信大多数同学认为初中物理是初中所有学科中学起来最困
提高应用型本科税法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做起.对于教学基本功,教师应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演示设计;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税法政策和教学目标选择;对于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都促成了研究型农业大学发展的重要契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