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lu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当前,COPD已在全球范围内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肺气肿在病理学上表现为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构建肺气肿动物模型有助于肺气肿发病机制的研究。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近来兴起的重度肺气肿外科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肺实质本身或呼吸肌、胸壁以及心血管功能的临床观察,缺乏客观的应用基础研究。许多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如LVRS是单侧还是双侧更佳?对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叶切除是否应归入LVRS?LVRS需切除多少肺容量疗效最佳?而且,对LVRS后小气道炎症与结构重塑的变化研究甚少。目前认为LVRS只是一种姑息减状手术,如何巩固LVRS的疗效,阻止LVRS后肺气肿的继续发展是当今医学界面对的新课题与研究热点。根据肺气肿发病的可能机制,阻断气道炎症反应、逆转气道结构重塑和促进肺泡的修复是治疗肺气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展了视黄酸(retinoic acid,RA)治疗肺气肿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其疗效尚存在争议,而且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RA对LVRS后肺气肿小气道炎症及结构重塑作用如何,目前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告。 为探讨LVRS对肺组织结构和小气道炎症的影响及LVRS术后小气道炎症的继续治疗方法,本课题以LVRS治疗肺气肿为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分别采用烟熏、气管内滴注木瓜蛋白酶以及联合烟熏加气管内滴入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建立兔肺气肿动物模型,从影像学、功能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进行评价,筛选出有效、稳定并接近人类肺气肿的动物模型,以满足LVRS等肺气肿外科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2、对肺气肿兔施行单侧、双侧LVRS和肺叶切除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分析,探讨LVRS对肺气肿的疗效及肺切除量对疗效的影响,重点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