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逐日增长,煤炭消耗量亦与日递增。燃煤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物如SO2, SO2是导致酸雨形成的重要诱因。控制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等离子体技术脱硫具有投资小,,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滑动弧放电是一种新型等离子体,因其兼具冷、热等离子体特性,能提供大量的高能电子和活性自由基,而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废气处理与烟气净化领域。木文首先选取SO2为研究对象,改变实验条件如放电功率,气体流速,相对湿度,SO2初始浓度等参数,研究不同的放电工况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放电功率能够提高SO2的去除率,放电功率的提高增大了放电区域的能量输入,增强了放电等离子体区域的电场,提高了放电区域活性粒子的数量和强度;气体流速越大,去除率越低,气流量的增大导致反应气的流速变快,气体在等离子体反应区域内的停留时间缩短,造成部分气体得不到充分反应就离开了等离子体区域,因而降解率随之下降;在低于饱和湿度的范围内,提高反应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提高SO2的去除率。OH基团与SO2之间的反应在整个去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SO2去除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能量利用率是提高的。在实际投入工业应用时,也应该考虑能量利用率的大小,寻求二者的一个交叉点,作为最佳初始浓度。为了提高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对火电厂废气的处理效率,将传统的纯水液相替换成NaOH溶液。通过观测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和发射光谱,研究加入NaOH对滑动弧放电的电气特性和光学特性的影响。选取SO2作为待处理废气,对比分析NaOH溶液、纯水液相下SO2的去除率以及产物浓度随处理时间、气体流速的变化情况,以及NaOH溶液浓度对SO2去除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NaOH溶液代替纯水液相协强了气液两相放电强度,电离出更为大量的OH自由基;同时,NaOH的加入使SO2的去除率提高了 5%~7%,产物中的SO3含量较纯水液相时降低了 50%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对于火电厂脱硫具有较高的效率。在工业污染物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火电厂污染物处理的新途径,为其今后在火电厂污染物处理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