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提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指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的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其中听说是针对口语,读写和看是针对书面语。读能反映信息获取和理解的能力。看,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多模态教学资源的理解,它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甚至现场的实物、场景等。而写,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书面产出形式,能很直观地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教师常用的“过程法”或“题材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提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指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的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其中听说是针对口语,读写和看是针对书面语。读能反映信息获取和理解的能力。看,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多模态教学资源的理解,它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甚至现场的实物、场景等。而写,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书面产出形式,能很直观地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教师常用的“过程法”或“题材法”等教学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各有局限。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一种全新的写作教学法。他们结合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的优势,并有努力避开它们的缺点。这种全新的教学法被称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我国学者韩金龙首次将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概念引入国内,在对此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步骤。过程体裁教学法也收到许多学者和老师的喜爱,成为高中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法。关于过程体裁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学生成绩的整体性影响趋势,而很少关注对实际写作中的词法、句法和语篇的具体影响以及这三点与整体性变化趋势的联系。本文旨在利用实验对比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过程体裁教学法对高中生的语言输出复杂性是否有显著影响?2.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中,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哪一个影响最大?3.高中生的写作成绩与学生作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存在什么关系?为了获得论证所需的证据,笔者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年级1班52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该班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过程体裁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实验前后均进行一次议论文文体写作测试。写作测试的作文经过统计得出总分、高考核心词、简单句、复杂句和特殊句型、平均句长以及连接词使用等6个方面的数据。分析获取的数据将在SPSS 17.0中进行配对样本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过程体裁法对高中生语言复杂度中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具体体现在特殊句型、核心词汇以及连接词使用的变化,而学生写作成绩也与上述三点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课程中,教师反馈一直是传统的写作批改方式。近年来,写作在线自动评分系统得到诸多英语教师的青睐,但对写作教学中机评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对象集中在大学,高中英语写作是否适用网络机评,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为探索适用于高中的新型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本文尝试把自动评分系统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写作教学实验,比较(句酷网)自动评分与教师书面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老年群体作为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体质状况、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社会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快,无论从国家、社会、家庭还是老年人个体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都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不仅要保障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关注老年群体在暮年阶段的社会参与程度与对现阶段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体育锻炼作为非药物运动干预手段,对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社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英语写作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出运用方式之一,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功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能够将所学词汇、短语、语法知识和句式表达进行综合运用,进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目前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令人担忧。许多学生谈“写”色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词汇贫乏、语法知识薄弱、语言逻辑混乱和中式英语频出等方面。教师在
语法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对语言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语言教学离不开语法教学。传统的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演绎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呈现或解释语法规则,配以板书,举例说明,再要求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做大量操练来掌握语法。笔者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发现,传统的语法复习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课时,并且由于学生在高一、二时的语法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复习效果不佳。且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的高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语用功能是学习与传播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肩负着母语教育的责任,而情感教育功能又在素养形成、以文化人、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发内容优质的语文校本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品味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力,还能在表达交流中开拓视野,发散思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国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来,各学校都开设了内容丰富,类型
词汇是一种语言的最基础的部分,就如同建高楼需要的一砖一瓦,没有这些砖瓦,高楼是不可能建成。所以,我们在语言学习当中,首先就应该学习词汇。同样,词汇学习也是我们学习一门外语必须要经历的。并且,词汇学习也是我们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提到了高中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而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具体又分成六个要素,六个要素分别是语境、语篇、语言知识、文化、语言技能和学
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在21世纪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教育部在不同的英语大纲中都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更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为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上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见教师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不容忽视,而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讨论上,实证类型的研究也多以高等教
小学作为我国目前开设英语课程的初始阶段,小学英语的启蒙学习对学生一生的英语学习都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学好词汇。然而,目前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注重机械模仿和反复记忆,却忽略了英语单词的音形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单词拼读拼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极大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量研究已证实自然拼读法是英语国家儿童学习英语的有效工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作为中国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方便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我国高中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而且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不能用目的语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