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还是艺术家之间风格的不同,在绘画作品中都有人在追求和利用轮廓线的丰富性来生动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轮廓线是绘画创作中画面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当我们观看一张绘画作品时,首先就会被画面中的那些轮廓所吸引,这些轮廓线带给我们的感受直接影响了整个画面的丰富性效果。从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开始,油画这种传统的西方绘画在中国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油画对轮廓线的处理从逐渐放弃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吸收西方绘画理论,到逐渐淡化西方绘画思想强调中国本土民族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一个从表象的临摹到思想的融合,从单纯的艺术结合到追求精神上的合一境界。本文试图从民国时期的女画家潘玉良入手,结合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和其特殊的经历,研究分析其各个时期轮廓线的变化以及成因。再通过对油画传入中国以后,第一代油画家苦苦寻求的不同绘画道路进行梳理与比较,以求寻找出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文化思想之上,现代中国油画家对轮廓线的处理方式及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和觉醒。进而探讨面对西方绘画理论,中国的新一代画家从追求传统绘画里的用线意识的觉醒再到东方意识情怀的融入,对轮廓线的处理方式的改变。本文以探寻现代中国油画轮廓线处理方式中“中西结合”的道路为目的,通过对潘玉良的研究以求得绘画作品在轮廓线的处理上获得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