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装饰”一词的解释,最早见于中国5-6世纪的《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乃嫁,始装饰入门”。有修饰、打扮的意思。西方关于装饰艺术的提法要晚得多,直到17-18世纪,装饰艺术从绘画与雕塑中衍生出来,成为一种新的工艺,广泛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装饰”的包容力非常广博,甚至远古的众多艺术形式都能统称为装饰艺术。然而装饰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广泛地存在却又“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对装饰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庞薰琹与威廉?莫里斯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装饰观念,庞薰琹是中国最早开始探索传统装饰艺术的人之一,他用现代主义的精神重新架构中国装饰艺术,将其上升为一种“道”的存在;莫里斯则提升了装饰的格调,将匠人的角色一步步带入到艺术家的行列,并兴起了以“装饰”为主体的行业热潮。庞薰琹与莫里斯是装饰艺术史上为数不多的既有深入详尽的理论著作,又在装饰实践上颇有建树的人物。本文将两人进行对比,旨在找到一个东西装饰文化融入与交流的切入点,从而为装饰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理论的探讨。本文主要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是比较庞薰琹与莫里斯装饰艺术的异同,整体上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即宏观地从庞薰琹与莫里斯装饰艺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延伸到比较中西装饰艺术的关系以及他们共同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局部上采取影响研究的方法,即微观上不仅研究庞薰琹与莫里斯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且研究他们对后代师承关系的影响。在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条线索中获得本文的主要观点,阐释最终结论的意义。虽然庞薰琹与莫里斯装饰艺术个案研究基本趋于成熟,但是将庞薰琹与莫里斯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装饰艺术大家进行深入地比较,对中西装饰艺术蕴含的个人特质、社会成因、自然宇宙之大理的观点进行充分论证,追问未来装饰艺术的走向以及装饰艺术精神之意义的研究仍然大有空余。这将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与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