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质是人生命活动和生活、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体质健康水平则决定着人能否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情况以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提高中小学生体力活动的干预比人们预想的效果要差。因为在复杂的环境下改变与健康相关的行为,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而中小学生这个群体又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活特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温州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并给出改善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现状的建议,从而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温州市区中小学生生活方式总体上呈现良好的态势,但其随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女生卫生习惯、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比男生好,男生体育锻炼得分比女生高。2.温州市区小学生除应对方式外,其他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强;男生体育锻炼得分比女生高,女生人际关系比男生好。3.温州市区初中学生在饮食习惯、睡眠状况、学习习惯、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和生活满意度方面随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卫生习惯、应对方式和体育锻炼随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女生的睡眠状况、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应对方式都比男生好。4.温州市区高中学生在食习惯、学习习惯和应对方式随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学生生活满意度最高;女生的卫生习惯和应对方式比男生好,男生体育锻炼和生活满意度比女生好。5.温州市区中小学生体育课总体参与情况较好,晨跑随年级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课间操、课外活动随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校活动时间不足,活动强度小。6.温州市区中小学学生上、下学方式采用积极交通方式即步行、骑自行车的比例较少。7.温州市区中小学生随年的增长做家务的频度呈下降趋势。日常体力活动时间少,强度低。8.温州市区中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总体参与情况不好,活动时间不足,活动强度小;校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相对集中;很少与家人一起参与校外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