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驼蹄瓣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学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驼蹄瓣属(ZygophyllumL.)植物及其近缘种霸王(S.xanthoxylonBunge)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分布、形态结构特征、花粉形态特征及RAPD多样性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分布区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 结合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研究表明:7种驼蹄瓣及霸王在形态及结构上都具有抗旱特征,其形态、结构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协调统一的。对7种驼蹄瓣及霸王的18个形态、结构性状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因子代表了94%的变异,几乎可以概括全部的变异,营养器官结构特征的贡献率较大,而遗传变异保守性很高的花粉的形态特征指标所起的贡献甚微。 RAPD研究结果如下:16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不同分子量的125个RAPD标记,其中99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数的79.20%;7种驼蹄瓣的PPB%多态位点比例介于43.2%-68.0%之间,Neis(h)基因多样度指数介于0.1693-0.2541之间,Shannons(I)信息多样性指数介于0.2488-0.3798之间,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霸王的PPB为70.4%,h为0.2570,I为0.4011,均高于驼蹄瓣属各个种,表现出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Nei(1972)的聚类结果表明,7种驼蹄瓣属植物大致可分为3组。 研究结果表明霸王与7种驼蹄瓣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且.RAPD分析结果表明:霸王与7种驼蹄瓣间的遗传距离系数较大,介于0.2835-0.4151之间,在亲缘关系聚类图上霸王被聚在聚类图的最外缘,单独聚为一类。因此支持中国植物志的系统分类方式,将霸王从驼蹄瓣属中独立出来,并建立霸王属。
其他文献
为改进罗汉果组织培养技术,以青皮果品种为材料,对采自不同地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不同光照条件对外植体直接分化再生苗能力的影响、不同外植体直接分化再生苗能力的差异,以及不
以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晋引六号(JY6)纯合株系籽粒和未转基因对照为材料,研究了TrxS基因的表达及其对啤酒大麦发芽种子水解酶和贮藏物质降解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TrxS基
为了明确冀西北地区早熟双穗玉米及青贮玉米高产技术,本文通过以下几个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农艺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双穗玉米的影响及种植方式、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
本研究采用了茶陵野生稻、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等3个野生稻品种与部分可转化大片段药用野生稻基因组文库等材料进行了野生稻抗性候选基因的转化与克隆研究。研究主要结果
南方砂质旱地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在钙缺乏条件下胚败育而导致花生减产。为了了解在钙缺乏胁迫下花生胚胎败育过程及钙信号系统在此期间的动态,本文对花生胚发育/败育过程中的钙-钙调蛋白信号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以各不同发育时期的泉花10号花生胚(子叶)为材料分别采用金霉素染色膜结合钙,氟奋乃静染色钙调蛋白,焦锑酸钾沉淀钙离子,胶体金定位钙调蛋白,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
Backgrou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chronic illnesses to manage.Since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s mainly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