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青素是桑椹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及特征性成分,对桑椹加工产品的质量表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桑椹酒生产中已经发现,桑椹原汁中的花青素经过果酒酿造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含量也显著减少。本论文主要研究桑椹酒发酵过程中花青素的动力学变化,并设计系列实验探索影响花青素发生生物转化的因素,为生产中尽可能减少花青素的损失提供依据和手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桑椹浓缩汁和新鲜无色葡萄汁组成初始果酒发酵培养基,模拟桑椹酒发酵过程,观察发酵过程中总花青素和单体花青素的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糖度、酒精度、pH等参数变化。结果发现,总花青素和单体花青素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前7天,总花青素含量由初始的39.1mg/L降到20.5mg/L;检测的两种主要花青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由18.6mg/L降到1.0mg/L,减少幅度达94%,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C-3-R)由20.5mg/L降到17.0mg/L,减少幅度为17%。同期,糖度由25%降到10%,酒精度从0%vol上升到12%vol。发酵过程的pH值在含糖量迅速下降产酒精阶段呈现规律变化,先上升后降低,pH值最高达到4.71,在酵母不消耗糖类后pH恢复到初始pH值状态。表明在桑椹酒发酵过程中,花青素的生物转化不仅与酵母的糖代谢、酒精生成等生化变化密切相关,而且与各种花青素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2、为研究影响桑椹酒发酵过程中花青素生物转化的因素,通过配置不同培养基研究了碳源、氮源、酒精、无机离子、初始pH、初始酵母量等参数对发酵过程中花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为25%以内时,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花青素的降解越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花青素的降解与氮源浓度呈正相关,同时添加氮源降低了乙醇生成;添加无机盐对乙醇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添加硫酸铁后使花青素降解最多(降幅达86.3%),而添加硫酸锌使得发酵液中花青素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降幅为78.6%);低初始pH值有利于发酵液中花青素的保留,当pH=4.5时花青素降低幅度最大。桑椹酒发酵中,各参数对矢车菊素-3-芸香苷含量的影响均比较小。由于添加碳源、氮源都有利于酵母的代谢,从而使花青素降解增加;而高pH值和添加铁离子主要使花青素本身稳定性降低,使其更容易被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