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异形柱结构室内柱楞不外露、美观适用,能获得较好的建筑功能并减轻结构自重;装配式结构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混凝土结构为例,可通过工厂预制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具有节能环保、装配建造高效等特点;农村新民居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有利于促进新民居建筑的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发展,然而,由于《混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95300),基于韧皮纤维作物的轻质抗裂砂浆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BEE022),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与失效机理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2239),列车与伤损RC铁路桥的动态耦合机制及行车安全判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形柱结构室内柱楞不外露、美观适用,能获得较好的建筑功能并减轻结构自重;装配式结构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混凝土结构为例,可通过工厂预制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具有节能环保、装配建造高效等特点;农村新民居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有利于促进新民居建筑的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发展,然而,由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17)尚没有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加之异形柱截面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某装配式新民居的研发与示范建设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验证了基于“等同现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可靠性,完成了2榀足尺比例设计的现浇整体式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浇与装配试件破坏模式均为梁铰破坏机制,符合“强柱弱梁”设计原则;现浇与装配试件极限承载能力相当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承载稳定性能,其中峰值荷载平均值相差7.3%,两试件承载能力退化系数稳定在0.89~1.00;与传统现浇试件相比,预制装配试件在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延性等方面略优,采用浆锚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遵从现行“等同现浇”设计理念可行且偏于安全。(2)探明了轴压比对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完成了2榀足尺比例设计的轴压比分别为0.14、0.28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浆锚连接+节点后浇”连接方案安全可靠;轴压比增大,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相同侧移下对应的抗侧承载力增大,其中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平均值分别提高约16.8%、14.5%;同时结构极限变形与耗能能力下降、延性降低,但各延性系数平均值均在3.20以上;两试件实测各层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17)规定限值1/550,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存在过早开裂现象,究其原因为一榀平面框架试验时未考虑楼板、内外墙板对侧向刚度的贡献作用;就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而言均符合规范1/50限值要求,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设防要求。(3)探明了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完成了1榀足尺比例设计的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终极失效呈“强柱弱梁”破坏特征;模型各层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1/550要求,究其原因是装配式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构件拼接处过早开裂所致,建议适度放宽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模型一层、二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25、1/48,均大于规范限值1/50,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设防要求;试验模型具有良好的承载变形与耗能能力,满足延性框架要求;模型中间十字节点呈“X”型剪切裂缝且损坏较重,宜采取必要措施增强。(4)实现了基于“等同现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完成了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及其开间与进深方向单榀框架在SAP2000的推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将混凝土异形柱原位等效为矩形柱,在SAP2000平台开展的静力弹塑性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开展同类结构的推覆分析提供了便捷、可靠手段;拓展分析表明,对于二层二跨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考虑轴压影响后,极限荷载略有提高、极限变形能力缩短,但极限位移角仍满足规范限值;进一步针对新民居工程背景开展了空间结构推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框架模型失效呈“梁柱铰混合屈服机制”破坏模式,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符合“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本文创新点如下:(1)验证了采用浆锚连接的足尺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可靠性,揭示了其失效破坏机制。(2)建立了基于原位等效代换和修正截面特性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被称为作物“癌症”。土传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作物,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长期使用农药防治土传病害,不但破坏了土壤生态,还使得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防治效果变差。植物源杀菌剂作为生态友好型农药,是目前病害防治应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小麦抗感赤霉病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并筛选获得了具有抑菌活性的挥发物芳樟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组织作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前,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利润、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声誉的竞争战略之一。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发展至今,凭借其特有的创新性和便利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但因起步门槛低,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良莠不齐,行业出现了客户的信息数据被泄露、贷款平台跑路等各种不好的现象,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平台“蚂蚁金服”也
为实现烟叶机械化采收和大箱式烘烤,降低烟叶采收和烘烤成本,提高烟叶品质和可用性,增加烟农经济收入,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三段式烘烤得出整株带茎烟叶烘烤特性,根据整株带茎烟叶烘烤特性研究适合整株带茎烘烤的工艺并测定烘烤过程中相关物理化学参数,探索烟叶整株烘烤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整株带茎烟叶烘烤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和总含水量高于绑杆烘烤烟叶,失水困难失水速率总体表现为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速度
边坡失稳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我国每年由于边坡失稳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植被混凝土护坡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护坡技术,可以改善工程周边生态环境,提升边坡经济效益。本文对课题组研发的新型植被混凝土护坡进行地震降雨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通过ADINA对京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生态护坡和桥台锥坡进行数值分析,首先通过与已有文献中振动台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方
苹果是我国的重要水果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种植范围十分广泛,在多地都有种植。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各种病害的侵扰,苹果病害直接威胁到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农药是对苹果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不必要的浪费,提升苹果产量和品质是苹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与农业领域的结合越来越深入。本研究以苹果为研究对象,针对
土壤湿度是陆地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不仅是陆-气能量交换的重要物理量,而且是监测土壤干旱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获取大范围、时空分辨率精细的土壤湿度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表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地表信息,这使得利用遥感反演成为获取土壤湿度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天气与云层的影响,且存在植被覆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土壤湿度数据仍很困难。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开挖卸荷作用易产生围岩的破坏、冲击地压、岩爆等灾害的发生。而组合岩体在岩体工程中非常常见,且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受力变形特性与单岩体具有一定的差异。实际工程岩体中,存在着各种节理、裂隙、软弱结构面等缺陷,这些缺陷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水泥、河砂和水配制了软、硬两种类岩材料,插入云母片制作不同倾角裂隙的节理软岩及节理组合岩体类岩石标准圆柱形试样。进行了常规三轴
海洋人工鱼礁用混凝土是能够满足海洋人工鱼礁制造工艺、结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要求,适合海洋生物附着生长,对生态环境有利的混凝土。目前,海洋人工鱼礁用混凝土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海洋人工鱼礁用混凝土工作性能较低,这将不利于生态空间结构复杂的海洋人工鱼礁施工;(2)由于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的海洋人工鱼礁用混凝土孔溶液pH值为12-13,呈强碱性,这将会影响其表表层浸出液pH值,进而影响其生物附着
黑枣是由红枣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发酵而成的产品,黑褐色,味甘,口感软糯,香气浓郁。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天然聚合物。红枣多糖是红枣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红枣经过发酵,其口感、活性成分等发生变化,多糖含量升高,抗氧化活性增强。目前对于红枣多糖已有较多研究,但有关黑枣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明确黑枣多糖的结构对研究其构效关系,揭示红枣黑化机理及品质调控都有重要意义。
根系调控是果树优质丰产的基础,是果树遗传育种和果园栽培管理的核心。寻找新型绿色环保小分子化合物并探究其在苹果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对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团队合成了10种新型酰胺类化合物,初步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能够促进模式植物根系生长。为明确新型酰胺类化合物对根系发育的调控效果,探究其在苹果产业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平邑甜茶’为实验材料。通过幼苗试验,探索新型酰胺类化合物对根系生长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