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MXene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频率的电子通讯设备以及大功率的电子电气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造成的电磁辐射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对吸波材料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理想的吸波材料应该具有损耗能力强、吸收厚度薄、吸收频带宽和质量轻的特性。二维MXene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固有缺陷以及一定程度的导电性,近年来成为吸波材料领域最具有潜力的材料之一。纯二维MXene表现出金属特性,经化学蚀刻法制备的MXene表面有各种官能团,表现出半导体特性,其吸波机理主要为介电损耗,吸波机制单一,吸波效能及有效吸波带宽都有待提高。本文以二维MXene及其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材料的电磁参数,并模拟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后对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Ti3Al C2陶瓷,研究Al含量对Ti3Al C2陶瓷纯度的影响。发现当Ti、Ti C、Al的摩尔比为1∶2∶1.2时合成的Ti3Al C2陶瓷纯度最高。以该陶瓷为前驱体,质量分数为40%的HF为蚀刻剂,采用化学液相蚀刻法,研究蚀刻时间和蚀刻温度对Ti3C2材料的结构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蚀刻时间为8h,蚀刻温度为25℃时制备的Ti3C2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当匹配厚度为2.6mm时,在11.3GHz处反射损耗达到极值-31.6d B,有效吸收带宽约0.61GHz(10.95~11.56GHz)。Ti3C2材料较高的吸收强度可能归功于在短蚀刻时间及低蚀刻温度下,材料内部杂质Al3+较多,松弛极化和偶极子极化明显。此外,Ti3C2材料的层状结构及高比表面积可以造成电磁波的多重反射与散射以及界面极化,这也会进一步衰减电磁能。(2)采用化学镀法,以吸波性能优异的Ti3C2为基体,在基体表面沉积Ag颗粒。探讨主盐浓度及分散剂对Ti3C2/Ag复合粉体的结构及吸波性能影响。发现随着主盐浓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先降低后缓慢增加。当主盐浓度为5.27g/L,样品厚度在1.2~1.9mm之间变化时,测试频率范围内都有有效吸收频段(≤-10d B),特别是当匹配厚度为1.3mm时,在11.12GHz反射损耗达到极值-24.06d B,有效吸收带宽2.2GHz(10.2GHz~12.4GHz)。匹配厚度为1.4mm时,在10.24GHz反射损耗达到极值-28.49d B,有效吸收带宽1.93GHz(9.42GHz~11.35GHz)。同时,该主盐浓度下样品的阻抗匹配性能也最优。当主盐浓度为7.87g/L,添加分散剂后样品的反射损耗与厚度的关系发生变化,随样品厚度增加吸收峰移向低频,吸收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阻抗匹配性能在添加分散剂后也得到增强。由于Ag颗粒的加入,改变了Ti3C2的微观形貌,优化了材料的电磁参数,所以提高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对各个样品的微波损耗机理分析表明,样品的损耗机制主要有极化损耗、电导损耗、干涉相消。(3)采用化学镀法在基体表面沉积Co颗粒,制备Ti3C2/Co复合材料。探讨主盐浓度和缓冲剂对复合粉体的结构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主盐浓度提高,样品的吸收强度提高,阻抗匹配性能先提高后降低。主盐浓度为60g/L,样品厚度为1.9mm时,在11.75GHz处吸收峰强度为-8.98d B。样品厚度为2.0mm时,在11.46GHz处吸收峰强度为-8.68d B。化学镀后样品虽未出现有效吸收带宽,然而同基体相比在相等的吸收强度下样品的匹配厚度更小,说明化学镀Co后样品的吸波性能提升。添加缓冲剂后,样品的吸收强度增强,样品厚度为1.9mm时,在10.36GHz吸收强度为-9.86d B。样品厚度为2.0mm时,在10.26GHz吸收强度为-9.59d B。添加缓冲剂后,阻抗匹配性能在高频得到优化。由于层状Ti3C2材料为介电损耗型吸波材料,损耗机制单一,所以金属Co的引入不仅可以引入新的损耗机制也可以提高材料的阻抗匹配性能。对样品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表明,样品的损耗机制主要有极化损耗、自然共振、交换共振、电导损耗以及干涉相消。
其他文献
边缘计算就是将计算和存储下沉至边缘端的一种计算模式,而多集群边缘云是当今边缘计算架构的主流模式之一。能否实现多集群边缘云环境下的数据、计算资源的合理调度是决定边缘计算执行效率的核心要素。目前的调度方法存在集群调度负载不均衡、任务调度时延较大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边缘环境下任务需求不同,提出了一种多集群边缘云调度策略。具体如下:首先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集群边缘云框架,并在此框架上设计了部分功能模块
不同于以往人类可以借助自然界去分解处理垃圾,当前海量的垃圾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既影响人类生存又破坏自然环境,如何准确、高效、合理地处理这些垃圾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垃圾分类是将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的合理途径,但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每种垃圾的具体类别,从而造成垃圾乱投乱放,致使人工分类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善用科技的力量,技
图像文本描述算法是将图片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用流畅的自然语言表述出来的交叉研究领域。通过模仿大脑神经系统接收信息后的处理流程,人类设计各种模型让机器模拟大脑将图片转化成描述语句,让机器能够探索并感知世界。图像文本描述算法在导盲、图像搜索和医学图像自动语义标注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图像文本描述算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数据集图像,把图像的特征提取出来,经过循环神经网络之后最终生成对应的自然描述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定位技术的提高,移动轨迹数据的获取成为了现实,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轨迹数据的内容复杂多样,对轨迹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分析,不仅可以得到移动目标的运动模式和规律,还可以挖掘出目标的行为特征和兴趣爱好。由于移动轨迹数据具有离散性且数据规模较大,难以直接进行预测建模,而轨迹预
癌症具有侵略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针对癌症的预测研究已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一种癌症通常由多种子型组成,有效的癌症亚型预测对提高癌症整体的诊疗效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技术的发展为癌症亚型预测提供大量组学数据,有助于从生物学分子层面探索癌症的发病机理与演化过程并发现关键致病基因,为更好理解癌症组学数据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提供可能。传统的癌症亚型的研究仅利用单级
通信技术、电动交通工具、机械制动储能、新能源存储等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的超级电容器逐渐展露出巨大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但电子电气类设备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的电磁污染;其对人体、机电设备有着不利影响,电磁波屏蔽的研究成为紧迫又热门的课题。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兼具优良电化学性能与电磁屏蔽性能的泡沫碳复合材料。将聚焦于电化学性能与电磁屏蔽性能,克服以往对材料电化学性能与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层网络在图像任务上的尝试表现优秀。然而,这种深度网络的神经元是基于实值计算的,将反向传播用于网络学习,且随着网络的深度日益增加,需要额外的计算成本和存储资源,这限制了深层网络在现实应用上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现代人工神经网络的脉冲神经网络源于脑科学的启发,它深度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动态特性,是目前生物学上最可信的神经网络。事件驱动的脉冲神经网络具备稀疏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室内热环境的优劣及室内热舒适越来越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所处教室学生和老师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西安市高校教学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进行研究。首先,以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现场测试同时进行的方法,测试了典型教室的热环境参数,获得了高校教室人员热舒适现状;其次,采用模拟软件对西安市高校教学建筑冬季
人造金刚石由于超高硬度、高强度、良好耐磨性等优点,在现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人造金刚石很脆,作为刀具时易产生崩刃现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切削领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出现,结合黄铜良好的导热性和延展性,以及钢铁材料的高强度,可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刀具材料,从而克服人造金刚石作为刀具材料时存在的不足。本文利用较大粒径(粒径介于200μm~250μm之间)人造金刚石
等离子体金属(金、银)纳米材料因其独有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传感、可穿戴应力传感等领域中受到关注。其中,SERS是一种应用贵金属纳米材料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等特点。而基于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可穿戴传感元件对人体微应力、微应变的传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制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