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的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以海口市为例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感是在个人对特定地方的记忆及主观理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环境(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联系。从理论上来说,地方感可能对个人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探索城市居民的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制,将为居民环境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海口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与地方感及其环境心理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ANOVA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地方感强的居民主要是36-45岁青年人和中年人,受教育水平中等,高收入,本地人,以及迁入海口市20年以上的外来居民;  (2)地方感强的居民,其环境友好行为意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居民。地方感强居民在回收利用物品、节能减量与低碳消费上的意识更强;绿色购买与付费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来保护环境。  (3)地方依恋都对居民的环境行为意向有直接正向的显著的影响。地方依恋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影响十分稳定,并没有因其他因子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  (4)环境敏感度与反应效能感,环境态度与后果意识,环境敏感度与环境行动知识的交互作用也会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反应效能感、后果意识和环境行动知识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政府及环保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海口市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管理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体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活动已俨然成为当今休闲时代大众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消费占人们日常消费及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大
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是如今东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比较好的竹种。由于不同种源的绿竹在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和适应性上存在比较大的
学位
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区域内有金沙江、雅砻江和黄河一级支流扎曲河流过,是典型的三江源地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加上人为对草场破坏、不科学放牧、严重的鼠虫害,导致草场
在充分了解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和水资源紧缺矛盾突出的前提下,以探索评价基于绿量的绿篱树木需水规律,为园林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为目的,文章以北方常见绿化乔木—侧柏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