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感是在个人对特定地方的记忆及主观理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环境(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联系。从理论上来说,地方感可能对个人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探索城市居民的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制,将为居民环境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海口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与地方感及其环境心理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ANOVA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地方感强的居民主要是36-45岁青年人和中年人,受教育水平中等,高收入,本地人,以及迁入海口市20年以上的外来居民; (2)地方感强的居民,其环境友好行为意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居民。地方感强居民在回收利用物品、节能减量与低碳消费上的意识更强;绿色购买与付费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来保护环境。 (3)地方依恋都对居民的环境行为意向有直接正向的显著的影响。地方依恋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影响十分稳定,并没有因其他因子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 (4)环境敏感度与反应效能感,环境态度与后果意识,环境敏感度与环境行动知识的交互作用也会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反应效能感、后果意识和环境行动知识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政府及环保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海口市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管理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体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