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GRd)为人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水溶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易降解,易被氧化物氧化,导致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临床应用,为提高GRd生物利用度,扩大应用范围,将其制备成GRd肠溶滴丸,并进行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对GRd进行热稳定性检测;采用固体分散体法制备GRd肠溶滴丸丸芯,单因素和正交因素实验对滴丸进行成型工艺研究,然后对包衣法制备GRd肠溶滴丸的工艺进行优化;对成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检测;测量其累积释放度,绘制曲线,并对其释放方式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拟合;建立GRd肠溶滴丸的质量标准。结果:通过高效液相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FTIR和DSC检测GRd热稳定性,结果70℃处理样品后与室温样品含量变化较小,75℃、80℃处理样品后GRd含量与室温放置样品相比有少量降解,物质结构无变化;制备丸芯最佳工艺为:熔融温度70℃,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基质比例为PEG4000:PEG6000=4:1,滴制距离为6cm,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8;确定最佳滴丸包衣工艺参数为:为物料温度4043℃,进风温度为65℃,出风温度维持在41℃以上,主机转速9 r?min-1,排风转度1300 r?min-1,进风转度1000 r?min-1,雾化压力为0.25 MPa,羟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Phtalate,HPMCP)作为包衣材料,包衣液浓度为15%,包衣时间为45min。FTIR、DSC检测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被成功制备;释放方式拟合结果表明,滴丸符合一级释药方程,拟合常数为0.9861,在0.1mol?L-1盐酸中2h内GRd释放量低于检测线;GRd肠溶滴丸溶散时限为23.11min,丸重差异为7.83%,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为1.3mg/粒,建立了质量标准。结论:GRd肠溶滴丸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其质量。使GRd避免胃酸破坏,可以有效提高GRd生物利用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