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呈线性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给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重要污染源之一。环境污染使得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下降,相对剥夺感增强,削弱了居民对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交通作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居民接受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其公平、普惠、绿色的本质没有得到彰显,对于低碳交通的发展有效回应了政府的责任缺失和公民的生态诉求。本文以成都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面对环境问题“言语上发声、行动上沉默”的背后机理。基于此,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环境关心分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情感四个维度,将环境行为分为生态管理、消费行为、说服行为和公民行为四个维度,力求从这些维度展开对环境关心和环境行为关系的探讨。首先,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居民的环境关心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环境关心和环境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普及低碳交通的综合模型。其次,本文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成都市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普遍较高;男性群体的环境行为水平高于女性群体;随着成都市居民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多、居住年限越长,则他们越注重环境友好行为;环保行为与环境关心存在不一致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厚植地域土壤、培育生态情感、改善出行体验和发掘社区优势四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而站在整篇文章的宏观角度看,成都低碳交通的普及不应仅局限于技术手段的革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全民参与,由对环境行为主体人的关注进而关照到对政府政策的启示,才是在环境衰退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对成都市低碳交通领域环境关心和环境行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