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晶态合金具有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结构。由于不存在晶态合金所特有的各种晶体缺陷,因此,与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晶态合金相比,非晶态合金往往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和耐磨等性能。铁磁性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功能材料,因而具有优异磁性能的非晶合金的研究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新Fe-Co基磁性块体非晶合金体系,并研究合金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微观结构、磁性能、晶化行为以及晶化过程对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在软磁合金Fe72-xCoxY6B22(x=20、30)上添加Zr,合金保持软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均先下降后上升,分别在Zr含量为4at%和5at%时达到最小值。当固定Zr含量,变化合金体系Fe43-xCo30Yxr5B22中Y的含量,软磁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Y含量的增加急剧下降。Zr的添加使得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其中Fe-Co-Zr-B,Fe-Co-Y-B两个四元合金均有一定的非晶形成能力,铸态下含有少量非晶相。
在有一定非晶形成能力的Fe-Co-Zr-B体系中添加合金元素Nd,发现一定含量的Nd元素能有效改善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当Nd含量为4%时,得到了几乎为完全非晶结构的合金Fe49Co20Zr5Nd4B22。调整合金体系中的Co含量,合金的磁性能在Co含量小于等于27at%时变化不大,且非晶相含量比较多。调整合金Fe47-xCo27ZrxNd4B22中的Zr,发现Zr含量为3at%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最大为118.5Am2/kg,且此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也较好。
成分微调后的Fe48-xCo27Zr3NdxB22合金体系,当Nd含量为4、5at%时,均能得到了一个完全非晶结构的块体软磁合金,且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18.5Am2/kg和107.9 Am2/kg。退火后,以上两合金均由软磁性转变为硬磁性,在1033K退火10min之后,Fe44Co27Zr3Nd4B22合金的矫顽力为51kA/m,剩磁为22.2Am2/kg;同样退火条件下,Fe43Co27Zr3Nd5B22合金的最大矫顽力可达179kA/m,剩磁达到21.3 Am2/kg。退火之后,两合金析出的晶化相相同,均为Nd2Fe14B,α-Fe,NdB6和Co2B。但Nd含量为5at%时,析出的Nd2Fe14B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Nd含量为4at%的合金,这可能是其矫顽力相对比较大的原因。
在部分非晶合金(Fe0.5Co0.5)71Zr3Nd4B22中添加适量的Nb(5 at%)元素,能极大地改善了该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得到了完全非晶结构的软磁大块非晶合金(Fe0.5Co0.5)66Zr3Nd4Nb5B22。其饱和磁化强度为78.8Am2/kg。该大块非晶合金具有比较好的热稳定性能,通过Kissinger计算,合金的晶化激活能达到538.3kJ/mol。(Fe0.5Co0.5)66Zr3Nd4Nb5B22合金退火之后析出了Nd2Fe14B,Fe3B和Co3Nd,呈现一定的硬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