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浦江北岸再开发所面临的深层矛盾,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规划控制的共性经验,结合浦江北岸的实际特殊情况,尝试为其综合开发规划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以促使浦江北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研究发现:浦江北岸规划控制技术结构是一种以供应为导向的“计划模式”,规划控制技术文件的编制权力高度集中在市级层面,规划编制脱离现实基础,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定性化和定量化的控制技术,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核心困境是亟待建立滨水区整体发展目标与具体开发建设行为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合理引入公共空间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通过对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规划控制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一种理想的规划控制技术结构--以需求为导向的“浦江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摈弃传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轴心的两阶段体系,鼓励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强化建立具有弹性和多样性的规划控制动态过程。在这一模式下,整体层面上应建立以刚性目标和原则为核心的规划大纲,中观层面应在深入了解现状并进行综合评析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的规划大纲和城市设计导则,微观层面上应确定优先开发的近期建设区域,并制定详细规划控制,最终指导项目的实施。研究探讨了该模式良好运作的协同机制,并针对浦江北岸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