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规划控制研究——以浦江北岸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_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浦江北岸再开发所面临的深层矛盾,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规划控制的共性经验,结合浦江北岸的实际特殊情况,尝试为其综合开发规划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以促使浦江北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研究发现:浦江北岸规划控制技术结构是一种以供应为导向的“计划模式”,规划控制技术文件的编制权力高度集中在市级层面,规划编制脱离现实基础,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定性化和定量化的控制技术,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核心困境是亟待建立滨水区整体发展目标与具体开发建设行为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合理引入公共空间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通过对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规划控制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一种理想的规划控制技术结构--以需求为导向的“浦江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摈弃传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轴心的两阶段体系,鼓励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强化建立具有弹性和多样性的规划控制动态过程。在这一模式下,整体层面上应建立以刚性目标和原则为核心的规划大纲,中观层面应在深入了解现状并进行综合评析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的规划大纲和城市设计导则,微观层面上应确定优先开发的近期建设区域,并制定详细规划控制,最终指导项目的实施。研究探讨了该模式良好运作的协同机制,并针对浦江北岸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传统戏场建筑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装饰华丽、造型美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极高水平,还体现了宗法礼制、民风民俗、神权信仰等诸多文化内涵。传统戏场种类繁多
城市商圈是城市地域结构中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具有聚集人流、物流、车流的功能,是城市地域结构中重要和活跳的组成部分。城市商圈区位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等问题随之涌现.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校在扩招的驱使下迅速膨胀,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大学
在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较大比重,并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为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实现节能设计目标,论文从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入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来说,明清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阶段,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法之高是其它朝代无法相比的,对这一时期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画论指
学位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结构韵快速转型,城乡空间结构也开始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国内外相关学者很早就关注城乡空间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已经成为城乡空间整合的
虽然我国有着复杂的气候、社会、经济状况,但在近年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趋同趋势。当代中国住宅的建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多重矛盾,不仅是经济、使用功能的制约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住区用地变得急剧紧张,伴随着该现象出现了绿化空间短缺与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解决方法的住区立体绿化空间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也掀起了步行街建设热潮,许多城市争相建设步行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步行街的建设起步较迟,建设经验有限,对其的空间形态、环境设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内村庄改造的逐步推进,威海市边缘地区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复杂地带,成为各种人群居住的混合区。威海市边缘社区中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