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超导体RbCr3As3和拓扑绝缘体Bi1.08Sn0.02Sb0.9Te2S的点接触隧道谱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型超导体不断涌现,这些新材料的超导机理问题成为超导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非电-声子耦合的非常规超导机理问题是超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人们发展出隧道结技术来研究材料费米能附近电子态密度的信息。而点接触Andreev反射隧道谱作为探测超导能隙结构的一个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研究非常规超导的能隙函数及相关的超导电子配对机理。本文中,我们主要利用点接触隧道谱这种实验技术对一维非常规超导体RbCr3As3的能隙结构,以及s波超导体/拓扑绝缘体隧道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结果。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超导研究的背景,并对最近发现的Cr基超导体进行了系统介绍;之后对拓扑绝缘体以及Sn掺杂的Bi1.1Sb0.9Te2S这一较为纯净的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着重介绍点接触(Andreev反射谱)的实验测量原理和方法,并基于Blonder,Tinkham和Klapwijk(BTK)三人提出的理论模型对Andreev反射谱进行了理解。同时介绍了实验中采用的点接触隧道结的制备方法,自行搭建的点接触隧道谱测量的实验装置和测量结果。第三章介绍了我们测量的Cr基超导体RbCr3As3的点接触Andreev反射隧道谱和扫描隧道谱(单电子隧道谱)的结果。在测量单电子隧道谱的时候,我们创新性地利用了针状RbCr3As3样品作为针尖,与一块金的晶片构成遂道结。我们在点接触Andreev反射谱上发现该材料具有两个超导能隙,而在扫描隧道谱上只观测到了一个较小的超导能隙。对于扫描隧道谱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较小的能隙存在较大的各向异性甚至可能出现能隙节点,与理论预言的可能存在的简单P波函数相一致。而两套实验结果的差异,有可能是入射电流方向所造成的对不同能带选择性探测所导致的结果。第四章介绍了利用超导Nb针尖测量拓扑绝缘体Bi1.08Sn0.02Sb0.9Te2S的点接触隧道谱的结果。在点接触隧道谱上观测到了零偏压附近的微分电导压制。通过对隧道谱的分析发现了远大于块材铌的超导能隙,并且态密度压制的特征在高于块材铌的超导临界温度和上临界磁场下存在。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可能与结区压力诱导的超导电性有关,或者是S波超导体/拓扑绝缘体结所赋有的一个新奇现象。本文第五章介绍了利用离子液体门电压调控技术,对一些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的调控结果。包括成功将FeSe薄片的超导临界温度从8K提高到30K;以及在Tl2Ba2CaCu208+δ薄膜、FeS单晶上调控的结果。最后,我们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其他文献
文化认同清晰度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群体的共享特质、价值观、规范、经历以及与群体有关历史的一种整体感知的清晰程度,它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可以通过减少不确定性以及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国民的身
梅菜是芥菜的变种,又称大肉芥菜,易栽培,产量高,每亩产鲜菜6000公斤以上,可加工成干梅菜2500公斤左右,加工后干梅菜的商品价值高,销路也好。一、种植要点1.育苗移栽:种植双季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驱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污染物等的浓度不断增加,一方面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又由于气候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变
患心脏病十几年的李先生,平日心悸时服用地高辛效果不错,因此,每当他出现心悸、心慌症状时,他依照常规剂量服用地高辛。前不久,当李先生再次出现心悸症状时,依然服用了地高辛
基于领导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对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的影响,引入知识积累、能力柔性,考察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层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和工厂生产的基础单元,由于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性能逐渐老化进而会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
文章分析了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其核心思想;社会治理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采用微波烧结工艺制备了ZnO压敏电阻,研究了其致密化过程,运用XRD、SEM、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烧结温度对其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工艺不仅可显著提
20世纪后期,由于人类等生物物种基因组学以及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发生了惊人的增长,这极大地丰富了生物科学的数据资源,并随之诞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