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ug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侧和无动静脉内瘘侧肱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内皮舒张功能(EDD)的变化,来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MHD患者肱动脉内-中膜厚度程度和内皮功能受损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gilent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应用动静脉内瘘行MHD的患者(其中高血压肾病所致尿毒症16例、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毒症15例)和20例健康人,检测动静脉内瘘侧肱动脉(AVF组)、无动静脉内瘘侧肱动脉(NAVF组)及健康人右侧肱动脉IMT、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并计算肱动脉EDD。结果:(1)本研究显示透析时间小于12个月的MHD患者,AVF组与NAVF组的肱动脉IMT、EDD及肱动脉基础内径间均无差异(P >0.05);(2)透析时间大于12个月的MHD患者:AVF组肱动脉IMT、EDD均低于NAVF组,差异显著(P <0.001);而AVF组肱动脉基础内径较NAVF组增宽(P<0.001);(3)无论透析时间长短,AVF组与NAVF组的肱动脉EDD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NAVF组的肱动脉IMT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4)无论透析时间长短,MHD患者NAVF组肱动脉基础内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差异(P >0.05)。结论:MHD患者因存在动静脉内瘘,使动静脉内瘘侧与无动静脉内瘘侧肱动脉IMT、EDD随着透析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特点,即血液透析时间小于12个月的患者AVF组与NAVF组肱动脉IMT、EDD间无差异;而血液透析时间大于12个月的患者AVF组肱动脉IMT、EDD明显低于NAVF组。所以,在MHD患者中只有NAVF组肱动脉IMT、EDD才能真正的反应患者肱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皮舒张功能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乙肝肝硬化背景小肝癌螺旋CT和MR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信号)变化,并探讨各自优势的原因。方法 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25个小肝癌病灶,均行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平
本研究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在“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框架下建立起来的,阐释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深入分析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重点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探讨课堂互动产生
现代法律的主体是成文法,而成文法的适用依赖于法律解释。婚姻关系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一,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的法律调整,涉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人民币汇率体制作为实现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的宏观调控工具,其重要性与日俱增。2005年7月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是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
新时期我军对战斗精神的培育和研究日益增多,但宣传口号式教育多,具体可操作性培育少;概念理论分析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量化实证研究少。为填补国内尚无战斗精神测查工具研
<正>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目前仅次于肺癌的主要恶性肿瘤[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已经成为肝癌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主要手段之一。动态增强MRI(dyna
对《内经》消渴病与脾胃的关系从病因、病机、症候、传变、治疗、防护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临床从脾胃论治消渴病提供理论渊源.
<正>陈纪藩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三、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学术带头人。笔者有幸跟诊陈
介绍一种由单片机实现的心动电呼吸通气量监测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基于阴抗法.实现了对呼吸潮气量的无创连续测量,并具有心动电监测功能。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存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