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条件的执行根据实质上是对执行根据的执行力予以限制。目前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执行根据可以附带条件或期限,仅在一些法律效力较低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规章中,确立了对执行力予以限制的附条件执行根据。因此,司法实务中已出现附条件的执行根据。另外,基于与实体法相衔接(例如民法中规定了民事行为可以附条件或期限)或者民事诉讼制度的某些价值考量(非讼解决纠纷机制受重视,并且调解制度和公证制度均认可民事行为效力的发生附带限制条件),需要建立附条件的执行根据制度。但是,执行当事人对执行根据所附条件成就与否产生争议,执行机构是否有权对其进行初步审查及如何解决条件争议,实务中操作不一。本文首先分析实务案例来引出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问题,并对附条件执行根据执行的概念、类型和效力进行界定;其次明晰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发动程序;再次完善附条件执行根据的审查制度,尤其是条件成就与否的审查和判断;最后提出了构建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救济机制。全文包括引言,总共五部分,约三万六千多字。引言部分首先指出我国建立附条件执行根据的必要性,进而有必要对此类执行根据的执行程序进行研究。然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重点,即依附条件执行根据执行程序的推进来分段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附条件执行根据执行的基础理论。首先,通过一个实务中的案例提出了研究附条件执行根据执行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附条件执行根据执行的概念。再次,通过借鉴域外国家或地区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类型,构建起我国立法应予确认的执行根据附带条件的类型,为执行法院明确许可或不予许可执行情形,以减少执行当事人产生争议。最后,分析了条件不成就的执行根据的违法执行行为效力。第二部分明晰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发动程序。本部分首先基于附条件执行根据的特殊性,论证了区分执行发动和执行开始程序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发动程序现状,并完善执行程序发动人和具体程序机制。第三部分探讨了附条件执行根据的执行审查制度。本部分重点探讨如何审查执行根据所附带的条件对执行力的限制已消除。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对该类执行根据的审查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陆法系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规定,然后提出附条件执行根据的具体审查部门和审查事项。第四部分对附条件执行根据之执行救济机制的构建展开了探讨。本部分首先介绍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执行根据条件是否成就的争议解决制度,并主张应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许可执行之诉和债务人异议之诉。针对我国对执行根据条件成就与否的争议解决存在立法空白,提出从前置程序的设置、许可执行之诉和债务人异议之诉这三个方面,对附条件执行根据的具体执行救济机制进行构建。
其他文献
满族音乐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按信史推断已存在4000多年。满族先民千百年来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劳动生产,创造出了满族民歌,其中劳
股东的提案是股东针对应当由股东大会讨论的事项所提出的具体议案。实际上,股东大会的召开过程也就是对一个个具体议案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的过程。列入股东大会议程的议案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宣传方法多种多样。国民革命时期,由于物质条件相当匮乏、作战场地频繁变动,简单易制的标语口号成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民众进行宣传的主要形式。中国
我国城乡规划立法和理论研究比较落后,存在着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的保障,致使近年来其权益屡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在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缺位,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缺乏可操作性,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缺乏完善的救济机制。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城乡规划法律对城乡规划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权利保障不完善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提出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并就其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甚至还有网上银行这些依托着网络环境而产生的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虽然我国是互联网产业的后起之秀,相比于网络产业发达的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