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活跃和发展,知识型企业面临着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的难题,这些难题也成为了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关注的热点。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薪酬模式,搭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激励和稳定核心人才成为薪酬改革的战略导向和工作重点。在这种背景下,股权激励这个曾缔造了无数西方经济神话的薪酬工具被逐步引入企业实践并得到了推广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使得这种激励形式只是流于形式,其内在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和发挥,激励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激励对象只注重于重点考核业绩指标的完成,并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前景出发,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存在着短期性和不平衡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引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约束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国内外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股权激励在知识型企业中运用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制定业绩考核指标和正确评估被激励对象的业绩,引入了平衡计分卡(BSC)模型。作者通过对一个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的案例分析,发现了股权激励在企业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如何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着重阐述了该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了BSC业绩评价模型,解决了企业在股权激励实施中对于被激励对象的业绩评价这一关键点上的难题,从而使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充分有效地实施,并成为帮助企业完成既定战略目标的助推器。在此基础上,这样的激励和评价模式也为企业文化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一些非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中的特征以及与上市公司在实施相关激励计划的差别,为相关类型的企业在进行类似活动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