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内网保护的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系统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系统应用的增多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强,网络蠕虫成为了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复杂的应用环境使网络蠕虫出现的频率增高、潜伏性增强、破坏力更大。网络蠕虫的传播也消耗了本地网络大量的带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建立行之有效的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系统,是尽早发现本地网络中的蠕虫、及时控制其传播的有力举措。本文回顾了网络蠕虫的发展及其造成的破坏,从定义、特性、与病毒的区别等角度介绍了网络蠕虫。综述了网络蠕虫的检测技术与响应技术的研究现状。面对网络蠕虫传播扫描对内网带宽和正常网络应用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蠕虫检测技术和响应技术融合策略的研究,提出了着眼于本地网络蠕虫防治的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模型。模型由检测机、管理决策中心、隔离器和中心数据库等四个部件组成。检测机采用先进的蠕虫检测技术监控内网流量,并将异常数据报告给管理决策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对异常数据进行综合决策,并实现系统的管理配置和用户接口;隔离器响应管理决策中心的决策,采用适用于局域网的隔离技术抑制网络蠕虫的传播。文章从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模型的总体思路入手,阐述了模型的体系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逻辑功能,并结合部署策略说明了模型的工作机制。考虑到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决策算法能够有效地判别感染蠕虫主机。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各模块间的通讯协议设计思路和交互过程;阐述了管理决策中心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结构,并着重叙述了管理决策中心的几个主要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思路;描述了中心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本文构建了实际的网络测试环境,根据测试方案对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可用性和实时性。最后,本文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本文提出的蠕虫检测与实时响应系统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性好的特点,不但减少了网络蠕虫对内网带宽的影响,而且能够从源头有效地抑制网络蠕虫的传播扩散。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采用淋巴细胞对复发性流产进行主动免疫的疗效。方法:58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测封闭抗体阴性后,采用配偶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结果:妊娠成功49例,成
文中从通信和接收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私钥混合同步技术的信息隐藏方案。发送端信息生成公式(M_1⊕M)@K_1=D,M_1为收发双方的同步伪随机序列,M为真正的信息数据,K_1为双方的私钥信息,发送端原始信息M经过二级调制产生信息D;接收端通过私钥K_1和伪随机序列M_1(t)解调出真实的信息M,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隐藏,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篡改,保证信息的安全。
基于同一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内可同时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需求,这将在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子带之间产生干扰,从而导致频谱效率下降。单纯地从调度角度出发的解决方案是低效的。根据参数干扰影响因素,提出了克服参数干扰的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子载波数量作为保护带的方案既能降低参数干扰,也具有好的频谱效率。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可能解决的对策,并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公益广告发展路径。
为探索解决西北地区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区域差异较大而土地督察机构人员不多的矛盾,以青海省为例,确定土地督察类型区的划分原则、方法、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针对当前仪表通讯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MCGSE嵌入式组态软件、MCGS脚本驱动开发工具和触摸屏对主动上报数据帧的工业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并转成标准的Modbus通讯协议,使之能够接入一主多从的网络链路中,破除了必须为该类仪表单独设计一条通讯链路的限制。可为类似主动上报数据的仪表接入一主多从的网络链路提供参考。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
目的: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