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舌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并对各证型的舌形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量化的指标。
研究方法:将病例按中医辨证本证分为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四型,标证分为水湿、湿热、湿浊和瘀血证,观察舌形;并用我们专用的采集设备对舌象进行采集。通过肉眼观察和计算机对所采集舌形的定量分析来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结果:
(1)共收集病例116例,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排除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排除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116例患者中气虚型60例,阴虚型19例,阳虚型17例,气阴两虚型20例;水湿证24例,湿热证16例,湿浊证15例,瘀血证7例。(2)肉眼观察的结果表明气虚型和阳虚型以胖大、齿痕和娇嫩舌多见,而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以苍老、瘦薄舌多见,二者舌形分布差异显著(P<0.05);标证中水湿证和湿浊证以胖大、齿痕及娇嫩舌多见,湿热证以裂纹舌多见,二者舌形分布差异显著(P<0.05)。(3)上述备证型的舌形经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后,发现本证各证型在舌形指数的总体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经两两比较表明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在舌形指数的分布上有差异(P<0.05);标证各证型在舌形指数的总体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湿热证和血瘀证、湿浊证三者之间在舌形指数的分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气虚证和水湿证为主要证型。(2)舌形宜与舌色、舌态、苔色、苔质等信息综合考虑。(3)胖大齿痕舌与气虚水湿证、苍老舌与阴虚湿热证关系密切。(4)舌形指数对指导中医辩证分型有一定指导意义,计算机舌诊系统宜与传统舌诊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