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经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主要内容包括:一、农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毛泽东认为,在中国实现农村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变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他先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作了两次重大探索,并试图通过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来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农业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提出了“农业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农业基本方针;确定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着重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同时他还吸取苏联的教训,非常关心和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提出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三、农业的现代化。毛泽东提出用4—5个五年计划时间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的战略目标。1959年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农业机械化”一度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代名词。农业机械化思想的独创之处表现在:靠两个积极性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要同改善农民的生活结合起来;经过机械化实现现代化。毛泽东倡导科学种田,并提出了发展农业的“八字宪法”。他还看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思想。四、农业发展动力。毛泽东认为农业发展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更生产关系。这是最主要的动力;第二,人的现代化。毛泽东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农民;第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针。第四,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毛泽东认为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同时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强调政治挂帅能发挥其解放生产力,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毛泽东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模式一度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飞跃和农村社
其他文献
<正>睡眠障碍是孕妇孕期的常见现象,尤其是妊娠末期的孕妇。毛亚平[1]对住院待产孕妇睡眠状况调查,睡眠形态紊乱高达69.04%。而研究表明,孕妇睡眠障碍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产
目的:分析在不同时期实行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指征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足月初产妇100例,根据宫口开大情况实施分娩镇痛,其中潜伏期组60例,活跃期组40例
在舰船基地定型试验中,随着基于舰艇能力考核试验的不断深化,舰船在高海情下的适航性试验已被逐步接受并开展。由于以前考虑到安全因素,该项试验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一方
<正>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是现代杰出的绘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一生中,为了心爱的美术教育事业,多次漂洋过海,到欧洲,到南洋;在国内也多次到
<正>血腥训练班王宏鸣和王须仁在搞掉了区党委后,一个新的阴谋又出笼了。他们捏造说,苏鲁豫边区的党,都是由"托匪"发展起来的,所以必须斩尽杀绝。为此,他们通过白子明,以区党
针对目前我国新闻界显现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缺乏、违背职业道德乃至违法事件较多的现象,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
河南电影呈现出来的不同艺术风格与美学,延续着一脉相承的中原文化意蕴,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河南形象,一个翔实和多角度的当代河南。本文选取2008-2018年期间的河南电影作品
甲醇燃料电池具备低温快速启动、高效清洁环保等特性,有望成为未来移动和便携设备应用的主流。质子交换膜材料作为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传递质子和隔离燃料的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