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凋落物和氮素的添加对羊草生长及其根际AM真菌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化草地上大量滋生的有毒植物既直接与周围其他植物竞争矿物质营养和空间,又释放化感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瑞香科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主要有毒植物之一,在退化的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上,狼毒常与优良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共存于同一群落。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羊草互利共生,但是却很少侵染狼毒根系。在退化草地上狼毒凋落物如何影响牧草的生长,以及对牧草根际AMF的特征产生怎样的影响尚知之甚少。为了检验狼毒凋落物对羊草克隆生长以及羊草根际AMF特征的影响,探讨狼毒凋落物影响羊草生长的机制,本研究实施了添加狼毒凋落物与氮素的二因素交互实验。历时两年的实验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氮肥处理对羊草的分株数和生物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对间隔子长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狼毒凋落物对羊草的分株数、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施氮与添加狼毒凋落物互作对羊草的分株数、茎叶生物量具有促进效应。总体上,添加狼毒凋落物对于羊草生长具有正效应。(2)施氮具有降低土壤pH值、改变土壤电导率、提高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效应。添加狼毒凋落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并且高凋落物量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凋落物与氮素互作改变了单独添加凋落物对土壤化学特征的效应。总体上,添加狼毒凋落物对于土壤氮、磷元素具有正效应。(3)高氮处理显著降低了羊草根系AMF的侵染率、侵染强度和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单独添加狼毒凋落物对羊草根系AMF侵染率、侵染强度、以及土壤AMF孢子密度的影响年际间差异明显。总体上,不施氮和低氮条件下,狼毒凋落物对AMF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具有正效应。(4)土壤速效氮含量与羊草根系AMF侵染率、侵染强度和和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含量仅在第二年与AMF孢子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pH值、电导率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仅在第一年与AMF的某些特征呈显著的相关性。土壤速效氮含量是影响羊草根际AMF特征的较为关键的因子。综上所述,连续两年对羊草添加狼毒凋落物和氮素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狼毒凋落物对羊草生长以及土壤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一定的正效应,对羊草根际AMF影响则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推测狼毒凋落物对羊草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氮、磷元素的有效性而实现的。这意味着,退化草地上狼毒的凋落物可能有利于羊草与狼毒共存。此结论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退化草地狼毒与相邻的植物之间的竞争与共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稀土离子掺杂的上/下转换发光晶体已经作为新一代功能材料出现,它们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如长发光寿命、低毒性、尖锐的发射带,且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器、防伪和3D显示等方面展现出潜在的应用。然而对于其实际应用来说,有限的上/下转换发光效率还远远不够。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向稀土发光材料中掺杂异质离子Cu2+或Ca2+离子,使其上/下转换发光效率得到提高”来展开,具体如下
目的:癌症和昼夜节律之间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BMAL1是调节昼夜节律的核心因素,其变异常与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东北地区人群中BMAL1基因三
当今社会,能源存储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锂离子电池技术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对环境友好、没有记忆效应等优势,
细菌性疾病是引起水产养殖生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银纳米粒子(AgNPs)具有杀菌作用强、广谱杀菌且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可为
目的:采用适宜的环氧化方法,合成出一系列手性2,3-环氧丙醇类化合物,在手性2,3-环氧丙醇结构中引入磷酸酯基团,制备相应的2,3-环氧丙醇磷酸酯类化合物;对合成的3-苯基-2,3-环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以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与识别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迅速兴起。其中蛋白质-配体对接方法是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与识别的主要内容之一,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 6,TRAF6)是先天免疫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已知的细胞信号通路中,它既是接头因子,受众多上游
目的:金属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中蓄积。金属镉也可以与体内的巯基蛋白结合导致蛋白功能丧失,引起氧化应激、凋亡、坏死等。HMOX1基因在体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是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
多用户多跳无线网络是现代无线通信一个重要的多用户并行传输形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与覆盖范围。随着通信用户密度的不断增加,网络的安全和干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多用户多跳网络为背景,分析不同系统模型下的网络性能,提出策略以保证传输链路的安全性和减小用户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论文研究了多天线多用户多跳网络的安全容量等性能。当前的研究显示,多用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