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疫病的抗性评价、抗病基因挖掘及候选基因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rmann)引起的大豆疫病(Phytophthora rootrot,PRR)是毁灭性大豆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因此,发掘和作图大豆抗疫病新基因对防治该病害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对34个大豆品种(系)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分析,利用与Rps1座位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标记基因鉴定,并利用TRAP标记分析了这些品种(系)的多样性;作图和精细定位了2个广谱抗性大豆品种豫豆29和皖豆15抗疫病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鉴定了30个豫豆系列品种(系)及其4个原始亲本对26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应用基因对基因理论对品种(系)进行了抗疫病基因推导。结果表明,34个大豆品种(系)分别抗3个或3个以上大豆疫霉菌株,并产生34种不同的反应型。通过与一套含有单个已知抗病基因大豆品种(系)反应型比较发现,品种周豆17的反应型与含有Rps5品系L85–3059的反应型一致,可能携带抗病基因Rps5;郑77249可能携带抗病基因Rps3a或Rps3a+5抗病基因组合。其它32个大豆品种(系)反应型与已知的抗病基因或抗病基因组合反应型不同。因此,推测这32个大豆品种(系)可能携带新的抗病基因或抗病基因组合。聚类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为0.65时,34个大豆品种(系)、17个鉴别寄主和感病品种Williams共聚为10组。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培育的豫豆系列品种(系)对大豆疫霉的抗性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这些具有广谱抗性的大豆品种(系)为有效地控制大豆疫病提供了新的抗源。2.利用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标记对34个品种(系)、17个鉴别寄主和感病品种Williams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32对TRAP标记扩增34个品种(系)共产生251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7.84个位点,每个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例占100%。基于TRAP标记分析,这34个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性位于0.20-0.94,平均相似性为0.57。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57时,52个大豆品种(系)分为9个组。通过与抗性鉴定聚类结果分析表明,大豆对疫病的抗性与TRAP标记聚类结果无关。3.豫豆29是一个对大豆疫霉具有广谱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25个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抗性分析表明,豫豆29产生的反应型不同于携带已知单个抗病基因的鉴别寄主的反应型。以豫豆29为父本,感病品种吉科豆2号为母本,杂交产生的214个F2:3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对豫豆29进行抗大豆疫病基因分析。抗性遗传分析表明,F2:3群体中纯合抗病、杂合和纯合感病家系分离比符合1:2:1的分离比,表明豫豆29对大豆疫霉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暂时命名为RpsYD29。利用SSR标记,基因RpsYD29被定位在了大豆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上(Molecularlinkage group N, MLG N),位于引物SattWM82–50和Satt1k4b之间,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0.2cM。对定位区域内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具有NBS-LRR结构的基因Glyma03g04030.1和Glyma03g04080.1可能是RpsYD29基因的参照候选基因。经候选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豫豆29和吉科豆2号的两个候选基因在核苷酸和编码的预测氨基酸序列上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豫豆29和吉科豆2号抗、感差异的原因。根据抗性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可知RpsYD29基因可能是Rps1座位上一个新的等位基因或与Rps1座位紧密连锁的基因。4.利用与Rps1座位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att530和Sat186,和与RpsYD29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attWM82–50和Satt1k4b,对34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发现这4对引物共产生31种标记基因型。这34份大豆品种(系)在这4个位点具有丰富多样性。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表明,豫豆23、豫豆24和周豆11可能携带RpsYD25基因;郑77249、郑84285、郑120、郑90007和郑92116可能携带RpsYD29基因;豫豆12、豫豆22和赤黄豆可能携带Rps1a/1d基因;豫豆15可能携带Rps1b基因;齐黄1号、郑7104、山东四角齐、郑135、豫豆13和郑85558可能携带Rps1c/1k基因。5.以大豆品种皖豆15为父本,感病品种Williams为母本杂交产生的102个F2:3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对皖豆15的抗大豆疫病基因进行分析。抗性遗传分析表明,F2:3群体中纯合抗病、杂合和纯合感病家系分离比符合1:2:1的分离比,表明皖豆15对大豆疫霉菌株PsMC1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连锁分析表明,皖豆15携带的抗病基因被定位在了大豆第17号染色体上(MLGD2),位于引物Sattwd15–24/25和Sattwd15–47之间,与这两个引物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0.8cM。同时还获得与抗病基因共分离的两对引物Sattwd15–28和Sattwd15–32。这是首次在该染色体上发现和定位的大豆抗病基因,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Rps10。对定位区域内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具有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结构的基因Gly17g28950.1和Gly17g28970.1可能是Rps10的参照候选基因。经侯选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皖豆15和Williams的两个候选基因在核苷酸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上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皖豆15和Williams对大豆疫霉菌株抗、感差异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治疗情况下的变化以及全身反应.方法:GD患者123例,随机分为甲亢灵组、甲巯咪唑组及甲巯咪唑联合黄芪组,每
以渭河大堤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施工为例,重点介绍采用贝雷梁支架体系形成施工平台,经提梁机提升、拖拉小车分段拖拉拼装,作业成桥的施工技术。
生命?生命是什么?是灿烂的阳光?还是纷飞的花瓣?我要感谢上苍让我的生命幸运的与白衣天使这个名字紧密的相连。白衣天使是圣洁的天使,是生命的使者,我愿意将我全部的青春和热血献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行心脏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前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植物病原物,在中国,根结线虫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侵染多种作物品种,造成的损失高达70%。目前,防治根结线虫的主要手段有,农药防治和抗性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入,预算管理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以预算编制为源头,对预算执行实施定期过程跟踪,通过决算差异评价预算结果,从而实现单
目的以药物经济学理论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葛根素注射液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脉疾病患者25例纳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选择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随着微型化学实验的普遍推广及其在中学和高校的广泛应用,化学实验的微型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小分子团水的强溶解能力在很多方面已有所证明,但却缺少小分子团水对化合物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