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高考作为学生步入大学课堂的选拔性考试,其不仅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更是高校甄选人才的参考标准。高考的地位不言而喻,“高考怎么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怎么教。高考地理作为所有高考科目的一部分,研究高考地理的命题规律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本文以贵州省高考地理试题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特点,同时结合贵州省中学实际情况来探索贵州省高中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贵州省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依据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以贵州省2004年至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为分析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从试题的题型与分值结构、考查知识点分布、试题考查能力、高频考点出现频率等方面对试题进行了分析。试题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高考目标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过渡,注重考查学生的四项地理基本能力;高考试题的设计逐步优化,新课改前后过渡自然;试题中三大必修内容的分值比重趋于协调,自然地理部分难度减小;试题的综合题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和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基于对贵州省2004-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统计分析情况,采用调查分析法对贵州省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反馈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贵州省示范性高中的高三学生掌握贵州省历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的情况以及教师对贵州省高考地理试题动态变化的把握情况。调查的结果总体上表现为两个方面。大部分高三学生较为熟悉贵州省高考地理的常考点,但是对于高考地理试题中高频考点的把握并不完全正确,同时对于知识点的运用缺乏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而教师对于高考地理试题的各方面动态变化较为清楚,但是对于试题中高频考点的把握同样存在着问题。事实上新课改之后,部分重难点内容在高考中的出现频率已不及以往。鉴于以上问题提出四点教学建议:强化对贵州省中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培训;优化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研读,把握高考动态;注重地理主干知识的运用,加强区域地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