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基化APMA-co-HPMA共聚物基因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离子聚合物载体相比于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生物安全性高、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制备、结构可修饰性强等优点,在基因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是基因载体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RAFT)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3-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APMA)-co-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共聚物;通过胍基化以提高阳离子聚合物的细胞膜穿透功能,并对共聚物侧链进行半乳糖基团修饰,提高其细胞靶向功能;同时,考察了共聚物与质粒DNA(plasmid DNA)的复合性能。   首先,研究了N-3-胍丙基甲基丙烯酰胺(APMA)-co-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GPMA-co-HPMA)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合成了N-3-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APMA),将APMA和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单体混合,4,4’-偶氮双(4-氰基戊酸)(ACVA)作为引发剂,通过RAFT共聚方法制备得到APMA-co-HPMA无规共聚物,进一步采用胍基化试剂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将APMA-co-HPMA共聚物侧基上的伯胺基全部胍基化,制备得到GPMA-co-HPMA共聚物。GPMA-co-HPMA共聚物的GPMA链节带有的正电性胍基具有促进细胞膜穿透功能,亲水的HPMA链节具有正电荷掩蔽效应。GPMA-co-HPMA共聚物的分子量由静态光散射法测定。结果显示,GPMA-co-HPMA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9900-71000/mol。GPMA-co-HPMA共聚物与pDNA的复合性能由琼脂糖电泳阻滞实验分析,GPMA-co-HPMA共聚物/pDNA复合物粒径和表面电位由动态光散射仪表征。结果表明,GPMA-co-HPMA共聚物与pDNA的最小复合电荷比(N/P)<1;当N/P≥4时,zeta电位为正值。GPMA-co-HPMA共聚物/pDNA复合物粒子的平均粒径约150~300nm,显示了GPMA-co-HPMA共聚物优异的pDNA压缩能力。   其次,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肝细胞靶向的半乳糖化HPMA-b-GPMA(Galactosylated-HPMA-b-GPMA,简写为Gal-HPMA-b-GPMA)嵌段共聚物阳离子载体。利用RAFT聚合制备了不同嵌段比的HPMA-b-APMA共聚物,然后在共聚物侧链氨基上接枝具有肝细胞靶向的半乳糖基团,并将剩余伯胺基全部胍基化,制备得到Galactosylated HPMA-b-GPMA嵌段共聚物(Gal-HPMA-b-GPMA)。Gal-HPMA-b-GPMA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4860.0~76240g/mol之间。经硫酸苯酚法测定,半乳糖接枝率为6.5~8.0%。当N/P≥4时,Gal-HPMA-b-GPMA共聚物可有效压缩质粒DNA至复合物粒径在100~250nm之间,zeta电位为正值。Gal-HPMA-b-GPMA共聚物载体结合了半乳糖基团的靶向作用,胍基的DNA压缩和细胞膜穿透能力,以及亲水性的HPMA链段的屏蔽保护作用,在肝靶向基因治疗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相变材料特别是铁电材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铁电性质的研究是当今国际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近期研究表明,金属有机杂化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固态电性能,如铁电
我国五加属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26种18变种。大多数五加属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期研究表明Acanthopanax chiisanensis、Acanthopanax divaricatus var allbeofructus等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chiisanoside具有抗癌、抗肝毒素以及治疗糖尿病的作用,还有能够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功效。而chiisanoside通过人体内肠道细菌生成
1.铁结合蛋白   铁结合蛋白(ferric-ion binding protein,Fbp)是革兰氏阴性菌表达的含有309个氨基酸的蛋白,它位于细胞质内,是致病菌获取铁的主要蛋白。它通过一个组氨酸(
江汉湖群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干扰,其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快、湖泊分类更加细化,其中以复杂碳氢化合物(complex hydrocarbon mixtures,简称CHMs)为主的有机污染也在不断加剧。目前对该区域中有机污染物如正构烷烃(n-alkanes,简称n-A)、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
超分子自组装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纳米结构的材料,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研究领域比如药物的释放、生物成像、治疗和再生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调控纳米自组装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是研究者们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1.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超分子模块(BP-KLVFFG-PEG,BKP),BKP系列分子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KLVFF多肽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