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归成药期早抽薹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对当归种子、不同根直径大小的苗、以及当归栽培地不同海拔高度的抽薹及生长情况作了深入研究,以期从种子到一年生苗时就排除易导致抽薹的因素,选择适宜栽培的最优栽培海拔地区,为控制早抽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三年生适度成熟的粉白色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7.99%.D_w,其次是二年生粉白色种子,过度成熟的紫红色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游离氨基酸在三年生种子内含量较高,其中粉白色种子含量最高,为O.81mg/g.Fw;蛋白质在紫红色种子中含量较高,三年生粉白色种子中含量为4.52%.Fw,处于四种种子的含量最低水平:必需元素0、P、S、Mg 和Ca 在三年生粉白色种子内的含量均为四种种子中的最低水平, K 和Cl 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子;有益元素Si、Na 和Al 的含量在三年生粉白色种子内为最低。2.移栽前不同根直径当归苗根长、侧根数、单根鲜重及芽长均随苗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对侧根数、根鲜重、芽长和抽薹率作多元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 Y=-5.725+6.275X(其中Y 表示抽薹率,X 表示侧根数)(R2:0.994),表明侧根数对抽薹率的影响是最大的。苗子根直径越大,出苗期越早,出苗率越高,早抽薹发生越早,抽薹率越高。6 月15 日当归提前抽薹株就可以从田间直接观察到,6 月15 曰到7 月15 曰是抽薹高发期。根直径≥0。86cm 的处理抽薹率最高,为94。65%,≤o。35cm 的处理抽薹率最低, 只有1.63%。根直径在0.56~0.85cm 的处理收获后其根直径、侧根数,体积,单根鲜重已赶上甚至超过了直径最大的处理。根直径≥0.86cm 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到了95.75%,收获株数却是最少的,只有6395 株/hm~2;根直径在o.46~O。55cm 的处理收获株数最多,达到68398 株/hm~2, 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o.35cm 处理中,出苗率只有33.62%,所以在无灌溉条件下, 当归苗移栽后能否成活与土壤墒情以及降水密切相关,移栽根直径小于0.35cm 的小苗有很大的出苗风险性。不同根直径的当归苗移栽后,较大根直径对提高单根重的贡献并不大。最终的最高产量出现在o.46~o.65cm 移栽苗根直径范围内,最高鲜、干归产量分别为5717.58 Kg/hm2和1554.98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