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案件逐年增多,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我国《刑法》修订前后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出台后,交通肇事罪逃逸案件存在不少疑难争议问题。本文根据刑法理论并结合司法实践,首先对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要件进行简要剖析,进而重点对交通肇事逃逸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就争议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章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交通肇事罪概述。涉及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认定、交通肇事罪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等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要探讨主体的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争议问题: 1、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和行人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根据刑法和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以及实际情况,上述人员因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时,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2、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承包人等人员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当上述人员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解释》第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3、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时,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根据《解释》的规定,在该情况下,对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作者认为《解释》的这一规定与共同犯罪原理和刑法的规定相背离,是无效的。 第二部分为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认定问题。该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三种类型的区分:即逃避抢救义务的逃逸行为、逃避责任追究的逃逸行为、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的行为;未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和导致新的危害后果的逃逸行为;单纯逃逸行为和非单纯逃逸行为。 2、交通肇事罪逃逸的概念和必备要件 根据《解释》第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有三个必备条件:即行为人的行为己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行为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 3、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有无未遂和中止 交通肇事罪本身是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交通肇事罪逃逸是一种行为犯,只要有逃逸行为,不论时间长短,都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存在逃逸未遂和逃逸中止的情况;中止逃逸、向有关单位投案的行为不同于犯罪中止,可构成自首。 4、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 主要就“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概念和必备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结果加重犯还是情节加重犯、交通肇事者认识错误对构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影响、“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含义、逃逸过程中发生第二次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时的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5、指使逃逸者行为的性质 理论界存在几种观点,作者认为,对于指使逃逸者应当以包庇罪论处。 6、交通肇事后自首行为的认定。 交通肇事犯罪可适用自首犯罪。对于交通肇事后未逃逸而主动投案的情况,应当直接在第一档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适用自首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时适用自首的规定。 第三部分为交通肇事罪逃逸与其他罪的界限问题。主要研究交通肇事罪逃逸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以及交通肇事罪逃逸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从激励理论的一般文献分析入手,通过简要回顾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关于激励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股权激励是激励理论的创新表现。所谓股权激励指的是公司与部分员工或全
本文以金沙江向家坝水电工程右岸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问题为研究目标,以极限平衡法中的Sarma法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对进水口高边坡在各种工况和各种可能的不利荷载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大,因开采砂石骨料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与骨料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混凝土建筑物
电力遥视产品开发中遭遇一些难题,比如软件成本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缺乏针对产品设计的详细的软件逻辑体系等。这主要是因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不明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许慎,他的《说文解字》对后世的文字学、小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和文献的整理有重要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
对金丝小枣的苗木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苗圃选择、采穗园建立、嫁接、嫁接后管理等,以供种植者参考。
1金丝小枣别名小枣,原产河北、山东交接地带,栽培历史悠久。晒至半干时,掰开果肉可拉成6-7 cm长缕缕金色细丝,故名"金丝小枣"。9月下旬完全成熟,生育期100 d左右。平均单果质量
针对华北油田近年来预探发现的隐蔽油藏构造背景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电性差异大、以低孔低渗型储层为主的实际特点,在油藏评价研究中采用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储层预测与描述
矿井开采的复杂性,决定了矿井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矿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开展安全评价的基础,本文对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