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勒布》的理念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希望在柏拉图未成文学说的传统下来展开《菲勒布》的理念问题。本文认为,《菲勒布》实际上是围绕理念问题进行:从讨论理念问题的真正形态开始,到辩证法对理念问题的重构,进而在未成文学说的“理念是数”的提示下,理念分析与尺度理论的融合,最后对理念之本原的追问。《菲勒布》构成一个理念问题的意义整体。文章首先通过间接证明未成文学说与《菲勒布》的文本联系,建立起以未成文学说理解《菲勒布》的可能性,并简要地述说未成文学说的内容。论文进而通过梳理理念产生的希腊数学哲学传统,试图证明理念有其数方面的意义,整个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只能从“理念是数”的形式规定得到表达。数是理念的意义的表达形式。借助以上的考察,《菲勒布》的理念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表现。理念问题的真正形态是“一与多”的数的问题,而辩证法正好展示理念的一与多的数的形态。在这个前提下,理念作为数,在事物的存在中起着建构本质的尺度作用。而正是这个尺度作用,才指示理念作为数的意义的本原——善的理念。《菲勒布》因此就是关于理念问题的形态,展开,本体作用和意义本原的对话。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价值论、社会评价论的视角,论述了社会评价标准科学化问题的界定和意义、特征和层次,探讨了社会评价标准达致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和现实的可能性途径。 文章认为:第
以野外环境条件下的半夏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柏木林下半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柏木林下和野外2种环境条件下的半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林下半夏各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必须认清涉及党的政治建设的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治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政治的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政治性活动却早于阶级的概念出现。阶级产生后,政治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并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