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过去依赖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投入等粗放型发展方式,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因素制约,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产出增长的循环模式难以为继,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广深沿线为主轴整合创新资源,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但由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科研院校、市场化程度以及工业园区方面存在资源禀赋差异,银行渠道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协同发展的金融需求。为此,本文探讨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从科技创新的融资缺口着手,首先在理论上梳理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及相关概念。其次采用熵值法进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2010-2016年的科技创新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对广州、深圳、东莞的金融与科技创新展开定量分析,发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性,广深的科技创新水平与金融支持力度远高于东莞。最后基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定量分析结果,以美国、日本、德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为鉴,提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两阶段多元化金融支持路径。首先是过渡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三市政府通过加强政策金融的引导作用,实施差异化战略布局。第二阶段是长远发展阶段以资本市场为主导,一方面加快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风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建设,通过创立科技创新走廊专项基金、众筹平台等模式,鼓励私募、创投机构等风险资本支持“引领型”创新企业,丰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金融支持的手段。另一方面注重搭建统一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在全流程监管体系下,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差异化信息披露规则。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两阶段多元化金融支持路径既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协同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也是对区域创新规律的探索。
其他文献
配电网是电网系统的基础环节,其工程实施存在项目多,业务复杂等特点,配电网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设计一个配电网项目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与应用前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
通过对国内外磨齿机新技术、新工艺等发展动态的跟踪分析,得出了磨齿机向全数控化、高精度化、高速高效化、功能复合化等趋势发展.
人们也许对于文学活动这个侧重于精神生活的行为不甚理解.但作为它的基础——文学作品,却是我们大家作为读者最关心、最直接接触的对象。“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